第1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南城挖掘地标品牌优势价值
无形资产变有形财富
本报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彭国正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株良镇杨梅村的麻姑仙枣基地,触目所及,一行行青翠的枣树连成片,圆溜溜的大枣挂满枝头。虽然离上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不少枣子已经拿到订单,每公斤卖到30元。

谈起俏销的原因,基地负责人吴清良很自豪:“一方面,麻姑仙枣品质好、营养价值高,高蛋白、粗纤维、果酸、铁、磷和维生素含量超出其他红枣。另一方面,麻姑仙枣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深受消费者和收购商欢迎,即使价格偏贵些,他们也觉得值。”

“金字招牌”带来名利双收,“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财富,麻姑仙枣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之路是南城县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挖掘地标品牌优势价值,壮大富民产业,实现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麻姑仙枣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形成了上唐、万坊、株良等10多个枣业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农户600多户。

作为水产大县的南城县,“洪门鳙鱼”地标产品同样实现名利双收。记者在洪门水库看到,连片的标准化精养鱼池内水波粼粼、水清鱼跃,水库承包人邓峰说:“我们渔场的鲜活优质鳙鱼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身价倍增,佩挂有机产品标签和注册商标、编号的洪门鳙鱼一路‘绿灯’,出水后几小时就可进入香港、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而且价格比原来每斤提高了4到5元。”

近年来,南城县按照“申报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依托麻姑茶、麻姑仙枣、洪门鸡蛋、洪门鳙鱼等优势农业资源注册地标产品,制定《地理标志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对地标产品实行统一贴标管理,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使用地理专用标志开展名牌创建、开发名牌产品。同时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避免盲目扩张,全力保障地标产品质量。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地标产品标准示范区46个,其中特色产业精品农业园22个,标准化种植、养殖面积近10万亩。

为提升地标产品附加值,南城县坚持推动地标产品实现科研、生产、贸易一体化产业化。通过推广“地标产品+龙头企业+农户+市场”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延伸地标产品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2017年,南城全县投入地理标志新产品开发资金5000万元,开发省级新产品6个,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全县地标产品品牌价值超15亿元,带动近2万农民致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