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我国地炼行业第一起海外并购,在拥有海外销售平台的同时,更拥有了海外融资平台;并购一年多,即扭亏为盈;与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坦承对话被十几次掌声打断,让经营了十几年的原企业老板一脸羡慕:“从没有得到过这种待遇。”以上这些,来自山东临邑县一家以地炼产业为主的老国企——山东恒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做到了。
2016年12月22日,恒源石化完成了对壳牌马来西亚炼油公司(以下简称马油)51%的股权并购,这笔交易价值6630万美元的并购,被视为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地方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大有优势。”恒源石化董事长王有德说:“由于目标较小,不容易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所重视;在谈判中决策流程短、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定位准,只要对境外国家文化、国情和法律深入了解并能积极适应,就会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
随着地炼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恒源逐渐认识到了“走出去”的必要性。“山东是全国地方炼厂最多的省份,总炼油能力占到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成,我们只有通过‘走出去’,才能实现去产能、补短板的目标。”王有德说,2013年到2015年,国际上炼油企业陆续出现了亏损情况,壳牌在马来西亚的炼油公司开始实行战略收缩。王有德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收购机遇。“虽然壳牌马油处于亏损状态,但是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是向好的。随着国际油价回升,采取灵活的对冲保值措施,我们有信心让这家公司扭亏为盈。”据王有德介绍,当时有5家公司参与竞购,恒源石化在其中是规模最小的一家公司,但却笑到了最后。王有德告诉记者,此次成功收购得益于恒源掌握的核心自主技术。目前,恒源石化TMP催化裂解装置开创性地利用焦化蜡油和焦化汽油为原料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在中国属于首创;与科学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的丙烷脱氢生产丙烯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攻克该工艺难以连续化的世界级难题,这为他们收购壳牌马油增添了底气。“壳牌马油执行的还是欧二排放标准,但恒源石化目前使用的技术已经达到欧五标准。马来西亚现行的产品升级比较紧迫,恒源石化掌握了抽提脱硫工艺,正是壳牌马油急需的升级技术。”恒源石化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宗泉介绍,公司控股之后,恒源石化为马油带去了国际先进的产品升级技术,实现了中国成熟石油加工工艺与马来西亚广阔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壳牌马油于1960年9月份成立,1962年10月份在马来西亚主板上市,在壳牌几十年的经营管理下,建立了国际一流的企业制度和文化。并购之后,恒源没有拿国内的管理经验去硬性改造,破坏企业原有的文化生态,而是致力于融合发展。王有德提出了马油“三不变”原则:管理团队、优秀的企业文化、员工待遇相对稳定不变,得到了马油上下的广泛认同,保证了无震荡并购。全面接管企业后,恒源没有从国内向马油派驻一名管理人员,5个独立董事除一人辞职外全部留任,原来的荷兰籍生产运营总监升任CEO,企业人力资源、IT业务打包后交给第三方服务机构。项目并购完成以后,经过调整经营,马油迅速实现了盈利,股价在一年多时间内从1.97林吉特,上涨至18.5林吉特。
此次并购实现了双赢,对于成品油供不应求的马来西亚市场,恒源石化在未来拿到成品油出口资质后可以将国内过剩成品油产能输出;同时,对马来西亚需求量不高的芳烃、LPG以及丙烯等化工产品,根据中国与东盟自贸协定,还可以享受7%的免关税待遇,实现低价进口。“并购最重要的收获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用壳牌的文化提升恒源的品牌价值。”王有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