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业:以开放促改革发展
本报记者 祝惠春

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多领域推出新一轮开放措施,其中包括金融领域取消银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等内容。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杨坚认为,逐步取消金融行业对外资所有权比例限制,是中国金融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有助于倒逼中国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国际化,做大做强。但是,这也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挑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此持赞同意见。他认为,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也意味着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要迅速跟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认为,此举对于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大有裨益。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曾多次强调,金融开放绝不意味着国门大开、一放了之。在开放过程中,一要加强金融监管;二要坚持持牌经营。

我国金融业加快开放步伐,市场反应总体正面积极,但也有人担忧因此带来银行业外资化等问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对此不必过度担心。他表示,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来自于质量与规模,发达国家先进商业银行有质量上的优势,但在我国并没有规模上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国银行业综合实力要更强些。当然,也不排除未来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可能被外资控股,但这不会带来整个银行业的外资化,反倒有助于促进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改善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业内人士还认为,随着寿险公司外资股比放宽,进入相关领域的资金将更多元,这将为市场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此次进一步开放寿险公司外资持股限制,有利于包括保险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