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6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临淄:
文明新风劲吹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崔立来 陈卫华

南太合村是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的一个普通村庄,因为坚持了30年的0.5元份子钱远近闻名。“家家户户都这样,除了直系亲戚或者相交甚好的‘硬亲戚’,其他乡里乡亲统一只收0.5元礼金。”南太合村村委会主任李洪海介绍。

朱台镇的西单村则因另一项村规而闻名,村里规定,子女每周必须陪同自家老人洗浴按摩,定期陪老人吃饭……

如今,在临淄区,处处能感受到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

2013年,临淄区启动实施移风易俗工程,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了村规民约,其中红公事“只随礼、不坐席”,提倡只随50元,最高100元;白公事“八建议、八提倡”,建议不大操大办、不顶瓦打幡、不披麻戴孝、不唱戏打鼓、不大摆灵堂、不设宴待客、不丧后酬劳、不田中筑坟,提倡丧事从简、哀悼告别、黑纱白花、播放哀乐、鲜花祭奠、只吃便饭、理事从廉、进入公墓。全区所有464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帮着群众全程操办。

“一家红白事,全村都随礼,一二百元拿不出手,五六百元并不少见。”正因为之前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的风气愈演愈烈,大家苦不堪言,临淄区的移风易俗工程才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一例白公事的花销由改革前的2万元降低到1000元左右,程序也简单了,原来起码需要3天时间,现在一场葬礼半天就能结束。”临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玲霞介绍说,2017年,全区乡村共办理红公事996起,白公事2813起,红白公事按新规办理的比例均为100%。

拆坟迁坟向来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移风易俗改革的推进,临淄区在2014年启动公益性公墓建设时,较大程度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临淄区规划新建改建公益性公墓381处,骨灰堂16处,占地面积仅为192亩,可节约土地680亩,将原有墓地按新标准改建可置换土地3000多亩。目前,区级公益性公墓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建成墓穴3000余个;30%的村庄已完成建设,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

相比目前市场上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商业墓地,临淄区级公益公墓由政府负责基础配套,个人只需承担墓穴成本,企业适当收取管护费用,城市低保、“三无”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全面免费。而在广大农村,曾经小山似的坟头,杂草丛生的老坟地已经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墓园小路的苍松翠柏。“就像长眠在鲜花绿草中,这是对先人的尊重。”皇城镇于家村年近古稀的于学孟老人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