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6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中药研竖坚盾
——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研究团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天骄 通讯员 庄颖娜
研究所党委集体议研议战议训。
熊 垒摄

尽管处在信息发达时代,却有一些人默默无闻地做着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平时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每每在国家应急救援和重大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发挥着“一招制胜”的作用。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就是无名英雄辈出的地方。该所组建60年来,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时刻,推出了许多关键性成果、发挥关键作用,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取得了多个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军队铸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医学防护盾牌。

打赢特殊的战争

不久前,一则《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微信朋友圈,一时间成为舆论的焦点。很多人感叹:想不到小小流感竟然如此可怕。

流感病毒,变异性高、传播迅速、危害性极强。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曾夺走全世界近4000万人的生命。2003年春天,“非典”病毒肆虐。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松领衔的团队将流行病毒锁定为科研主攻方向,很快取得了进展。随后,团队前瞻布局,将极有可能带来重大疫情的流感病毒作为重点科研方向,自筹资金开展药物预研。

为尽快制备出理想药物,团队分成几个攻关小组从不同路径同时掘进。遇到思路分歧,大教授与小青年争得面红耳赤;卡在技术瓶颈,所有人齐心协力一起攻坚。一年后,各地H5N1禽流感疫情频发时,我国尚无自主生产的抗流感特效药。紧急接洽外国制药公司,得到的答复却是4年后才能供货!事关13亿人口的公共卫生安全,等不及、慢不得!就在这“卡脖子”的危急时刻,这个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军科奥韦”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全部临床工作。

国家有关部门紧急召开现场会,决定由研究所协助国家建设抗流感药物生产线,完成50万人份的国家和军队战略储备任务。连续奋战100多个日夜,接连跨过17道工艺门槛,一举建成年产200万人份生产线……

“关键时刻一鸣惊人,靠的是前瞻部署的战略眼光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苏瑞斌所长如是说。

2009年,当H1N1再次袭来时,李松团队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提高药品产能30倍,仅用135天就完成2600万人份的国家储备任务,为国家节约采购经费57亿元。随后几年,他们又为儿童流感患者专门研发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同时,帕拉米韦注射液的成功研制,更是改变了全球流感重症患者无药可医的困境。

从胶囊、颗粒到注射液,从世界首创工艺到建成全球最大产能生产线,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抗流感药物最丰富、临床治疗保障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具备了应对任何规模流感的自主防控能力,摆脱了关键时刻防控药品买不到、买不起、买不足的困境。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出国家急需的抗丝虫病新药益群生、抗结核病新药异胭肼,到针对口腔疾病、有机磷农药中毒、盐酸戊乙奎醚……在聚焦军事课题研究的前提下,我们在军民通用研究领域稳健发力,瞄准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和百姓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课题攻关,系列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苏瑞斌说。

在国家禁毒斗争领域,这个研究所同样功勋卓著。毒品成瘾快、戒断难、复吸率高,其有关神经生物学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复吸率降低10%,就等于挽救了50万吸毒者,减少了40万次刑事犯罪,拯救了50万个家庭。我们科研进展取得一小步,就是解救了他们一大步!”又是一个“冷门”,可是研究员李锦还是不顾一切,一头扎了进去。

“板凳甘坐十年冷”,可李锦在这个“冷板凳”上一坐就是20年。20年来,每一点进展都举步维艰。夜晚10点半收工算正常下班,定期报告科研进展情况,凡是重大发现必须通过反复验证……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在李锦课题组也执行了20年。

经过多年刻苦攻关,好消息不断传来:李锦被聘为我国首个戒毒领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课题组研究发现了新的阿片功能调节系统,并首次证明此系统对阿片成瘾和复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地方企业合作研发的中药防阿片复吸新药——断金戒毒胶囊具有理想的脱毒、防复吸作用,且自身不成瘾,近期获得国家临床批件……

集聚特殊的人才

创新是引领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开展医学研究过程中,该所上下逐步形成共识:真正事关我军建设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国外买不到,市场换不来,必须立足自身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

医药界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业内有个“双十”规律:研发一种新药,需要10年时间,10亿美元。但是,这个研究所近5年来就获得国家和军队各类临床批件、新药证书28个,专利授权15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高等级科技成果9项。其中,院士李松发明的“噻唑烷类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获中国专利金奖。

谈及这些成果,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感慨万千:这与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精心打造富有创新潜能的人才方阵密不可分。

研究员李锦清楚记得,攻读博士研究生那年,因工作时间未满原任职单位规定的年限,被要求缴纳数额不菲的补偿费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为了收下这个极具潜力的弟子,主动提出自掏腰包补齐缺口。最后,原单位破例免除了这笔费用,李锦如愿以偿拜入秦伯益门下。

让想干事的人有位置,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研究所采取所聘高职的方式,承认科研人员的实际学术水平,给予其独立科研、招收研究生等相关待遇。连续举办青年人才创新思路报告会,遴选有潜力、有能力、有担当的科研“好苗子”,让他们有职有权,不仅给予每人200万元的经费支持,还放手让他们在科研一线挑大梁,做到完成一个课题培养一批骨干,取得一项成果催生一批能手。

那年,在时任所长李松的力荐下,刚刚30岁出头的钟武被任命为研究室副主任,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如今,钟武已取得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得资助的“80后”女博士宋睿,先后搭建和完善了国内最系统的药物潜在成瘾性评价技术平台和体系,入选军队优秀青年人才扶持对象。

“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未来的科学家看待。”这是院士张学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充分释放青年人的创新活力,是事业接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他的倡议下,研究所举办“新药前沿精品论坛”,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来所报告;定期组织青年学术沙龙,召开实验室例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分享个人有创见的想法,不断掀起头脑风暴,在潜移默化中培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思路,营造矢志探究科学真理、不断追求创新的氛围。

留美博士段小涛放弃高薪来到该所搞科研的原因极具代表性。“除了向往军人身份,我看重的是这里唯才是举的科研环境、不为名利困扰的创新氛围,不给钱我都愿意在这里干!”他的语气十分坚定,“只要认真踏实工作,不愁拿不出好的成果”。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目前,该所拥有3名两院院士,30人次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5人次入选军队杰出人才奖、军队创新人才工程等军队重大人才工程,形成了老中青梯次合理搭配的可喜局面。

铭记特殊的奉献

研究所成立初期,为了尽快研制出可靠的防护药品,科研人员甘当现代神农氏,不惜以身试药。据统计,参加试服试注试用的志愿者累计达3000多人次,最高服用剂量为临床应用的8倍,最终研发了一批全新结构的特效防护药物。

而今,科研条件改善了,大家再也不用“以身试毒”。但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却传承了下来,被一批批科研人员躬身践行。一些人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再加上药物试剂的侵害,皮肤大片过敏,却没有一天停止工作。

药物研发生产在市场上利润极其丰厚,仅专利费用就非常可观。然而,当一种新型抗生素上市时,这个所的专家却极力呼吁企业不要为经济利益大量生产,以免失去对抗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

宋鸿锵,卓越的药物学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之一。由他领衔发现的一种全新结构神奇药物,使我国在某型药物领域一直领先世界。可是,为了医学研究事业,他甘愿30年做无名英雄。鉴于他的贡献,组织决定为其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孰料他坚辞不受。原因很简单——申报院士,一定程度上会公开他的科研成果。2005年,这位可敬的老人因病离世。至今,他的功绩仍然尘封。

院士张学敏告诉记者,他们从事的医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学、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团队攻关、集体作业是显著特征。科研人员有的从事病理学、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等基础性工作,有的从事特殊制剂储存保管、实验动物饲养等保障性工作,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很多辛勤汗水,报送成果时署不上名,立功受奖时排不上号,还有的成果因保密需要不能公开,相关论文不能发表,个人成就永远无法为世人知晓。但他们甘愿把智慧、心血和汗水奉献给伟大的事业,无怨无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