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营商环境正在改善,但长期存在的各种商业“潜规则”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群体意识和诚信缺失的环境中更加通行无阻,这无形中增大了企业成本、信用成本、社会成本。只有严抓真管,才能把长期存在的权力任意度量、不顾市场规则、缺乏诚信意识的各种“潜意识”“潜规则”,通过制度的确立逐步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改善营商环境,我们一直在努力。”以这句话来形容这些年许多地方在整治商业环境上的作为与成效,较为贴切生动。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起步相对较晚的地方,曾经较为普遍的“吃拿卡要”现象正在明显减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也渐行渐远、渐隐渐退,人们期盼的风清气正营商环境正渐行渐近。
不过,现实中虽然明目张胆地“吃拿卡要”少了,但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尤其是许多长期存在的各种商业“潜规则”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群体意识和诚信缺失的环境中更加通行无阻。一些权力部门习惯了分管领域、辖区企业的“感情沟通”,只要“沟通到位”,该办的不该办的都可以办,反之则行不通。
最近,有媒体在营商环境调查中就了解到一些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但又上不了台面的小事。一位“小老板”说,端午节之际,他紧着给片区派出所、消防等部门熟悉的头儿送了例行“红包”,因为春节期间他出国了,现在得补上。“红包”不大,主要是维护关系,不然可能会添很多麻烦。另一位职能部门干部在谈到辖区企业时也毫不隐讳地说,这些暴发户,打点打点算什么,就得让他们“出点血”。
这两件事,听起来都是小事,但恰恰是“潜规则”盛行不衰的突出表现。这些年,随着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许多地方对服务企业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既热情服务,又严格监管”。这本来是好事,但“服务”与“监管”的分寸如何把握,就要看监管人员的政策水平与权力意识了。有企业反映,如果关系处理好了,职能部门就会在“热情服务”上多下功夫,如果处理不好,对方可能就会在“严格监管”上多想办法。
可是,企业怎样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呢?现实中,很多条文制度的解释、裁量难以严丝合缝,主观判断的空间较大。比如,南方城市的早餐店,夏天太阳升起早,需要在店门口架一把大遮阳伞,但这可能会出现影响市容的问题。是否影响市容,就得城管部门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通常的办法就是“和为贵”,通过维护与城管的良好关系来换取“热情服务”。久而久之,“潜规则”盛行,明明按规矩找市场就能解决的事,非要按“潜规则”找“市长”,无形之中增大了企业成本、信用成本、社会成本。
对少数权力部门人员,热衷于“潜规则”,或者对“潜规则”心安理得,除了监管制度不严、监管手段不多使其容易钻空子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诚信、商业诚信文化发育不成熟。一些权力部门人员潜意识中没有服务意识和守信意识,本来是分内之责,是政府部门信守市场规则正当办理的事情,但在“官本位”意识下企业就得“敬礼”才能获得“关照”。由于认识不到位,行为上就容易跑偏,把“潜规则”视为理所当然。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影响营商环境的暗疮与毒瘤?困难当然很大,但关键还是抓不抓的问题,真抓还是假抓、严抓还是宽抓、长抓还是短抓。真抓,就要制度监督、行为监督、群众监督一起上,像堵住公款大吃大喝的“嘴巴”一样,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只有对“潜规则”严抓真管,才能把长期存在的权力任意度量、不顾市场规则、缺乏诚信意识的各种“潜意识”“潜规则”,通过制度的确立逐步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