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期间,在首都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他向包括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内的现场数百名听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很多人并不熟悉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这个故事。为纪念冼星海,今天的阿拉木图市有条专门以他名字命名的大道。而与冼星海大道毗邻的便是拜卡达莫夫大道。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的友谊成了中哈关系的历史佳话。受这个故事召唤,我产生了将它拍成电影的念头,2016年专程赴哈考察取材。
我了解到的是一段感人的历史。1940年,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和著名导演袁牧之等人受中共中央委派前往莫斯科,为延安电影团拍摄的首部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和配乐。一行人皆化名前往,冼化名“黄训”,袁化名“李涛”,出发前毛泽东在杨家岭为他们饯行。冼星海等人辗转抵达莫斯科后,通过第三国际将《延安与八路军》的底片交给莫斯科有关部门洗印,不料几个月后纳粹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突袭,冼星海一行不得不启程返国。但是,新疆军阀盛世才反共,冼星海他们被挡在国门之外。冼星海与袁牧之等人走散,只身于1942年底流落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处境险困。
一天,拜卡达莫夫在一家音乐厅门前发现了怀抱小提琴孤坐在皮箱上的冼星海,不由分说将他带回家中。当时阿拉木图属于战时后方,大量人员从前线来此躲避战乱,拜卡达莫夫家里已接纳了数位来自莫斯科的音乐界友人,日子十分艰难。拜卡达莫夫将冼星海安顿在姐姐达纳什家中,而达纳什的丈夫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中遭错误镇压,达纳什和一双儿女挤住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居所里。冼星海的到来无疑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但也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去了欢乐。达纳什的女儿卡利娅当时只有六岁,刚读小学,每天教冼星海俄文,冼星海和孩子们感情日深。
我在阿拉木图拜访了已80高龄的卡利娅老人。老人见到我如见亲人,我向她转达了冼星海女儿冼妮娜的问候。卡利娅回忆起和冼星海一起生活的岁月,数度流泪。她说:“直到我自己长大并有了孩子才能体会,冼星海当年有多思念他自己的女儿,他把对自己女儿的爱都转给了我。我将冼妮娜一直看作亲妹妹。”卡利娅告诉我,上个世纪80年代她和冼妮娜第一次见面,两人紧紧拥抱,“那一刻真正成了一家人”。
直到战争结束后,阿拉木图的人们才知道“黄训”的真实身份。冼星海因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被写入哈国音乐史,在那里的知名度并不比在中国低。
我们决定将冼星海在哈的经历拍成电影,取名就叫《音乐家》。剧本创作历经四稿,电影拍摄经历数年,现在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
冼妮娜老人看过剧本后对我说,“希望我在《音乐家》里看到的不仅是位人民音乐家,更是我亲爱的父亲,我非常想念他”。冼妮娜和卡利娅这对异国姐妹期待着能在《音乐家》首映礼上与他们共同的父亲冼星海“重聚”。
(作者系闪亮影业董事长、电影《音乐家》的发起人、总策划和中方出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