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国税、公安等部门联手破获一起涉案企业众多、违法手段隐蔽、涉及地区较多、链条和环节复杂、由职业团伙实施的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共查处企业658户,涉案虚开金额超过500亿元,抓获64名犯罪嫌疑人。
据了解,这起代号“海啸1号”的案件,是由税务、公安、海关及人民银行四部门通力合作,历时半年最终得以侦破。目前,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经移送司法机关起诉。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初,在国内不少地方,连续有多家企业向税务和公安等部门反映,自己企业海关进口缴款书(俗称“海关票”)的信息被盗用,其中不乏多家大型国有企业。
海关进口缴款书全称“进口货物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是企业进口货物缴纳增值税后,海关开具给企业的缴税凭证,可由进口货物的企业用作进项抵扣税款。根据规定,一份缴款书只能被抵扣一次,一旦被盗用抵扣,意味着那些真正从事进口货物的企业将面临重大损失。
这样的情况在多地、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十分异常。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集中研判后,初步确定这些企业的海关票有21万份之多,涉及20多个关区,信息被1022户企业冒用抵扣,其中515户在深圳,占总数的一半,是作案重灾区。通过对这515户企业调查发现,它们都是“非正常户”企业,实际经营地点和注册地点不符,属于名副其实的“空壳企业”。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案件来源很多在广西凭祥地区。深圳国税稽查局联合深圳市公安局派专案人员先后多次乔装前往,从外围对当地一些报关行暗访摸查,发现凭祥地处中越边境,辖区内各类口岸多,边贸交易繁荣。有些报关行利用代理进出口贸易及报关业务的便利条件,大肆收集、非法盗取海关信息,贩卖给深圳一些不法分子以获取利益。
当前,我国增值税实行凭票抵扣政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海关票信息,通过变换商品类型名称等手段,把发票提供给没有真实购买货物的企业,用于增值税进项税款抵扣凭证,致使用票企业大量偷逃国家税款,危害极其严重。
经过税警联合专案组4个多月的前期侦查,梳理疑点线索、人员资讯超过30万条,排查甄别涉案企业人员近500人,辗转广西、广东等多地,最终查明了案情。
专案组发现,这起虚开案件貌似一个案子,实际上里面嵌套复杂、盘根错节,最终共查获10个犯罪团伙,包括以许某等人为首的2个兜售海关票团伙;以廖某、蔡某等人为首的7个虚开团伙和以陈某为首的1个虚开、骗税团伙。这些团伙组织结构稳定、分工明确,上下游团伙相互勾结作案,手法隐蔽多变,尽其所能逃避税务部门的监管和稽核。
据专案组介绍,广西凭祥地区的一些报关行及深圳许某控制的外贸公司,负责收集商家进口货物不需要抵扣的海关票信息,并以票面金额的1.5%至2.3%卖给深圳的不法中介。这些货物一般为水果、木材、海鲜、冻肉等,都是按13%的税率收取增值税的货物。随后,深圳的不法中介再按票面金额的2.35%至2.8%卖给深圳地区虚开团伙。虚开团伙根据深圳、重庆、成都等多个下家的需要,开出虚假增值税发票,并以票面金额的5%至5.5%收取手续费,下家们则将这些虚开的增值税发票用于抵扣,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2017年8月下旬,深圳国税提请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对涉及全国的3万余户受票企业实施协查处理,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查补税款、罚款达29亿元,入库总额21.9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副局长于海春表示,“海啸1号”税案是在税务总局稽查局与公安部经侦局直接指挥下,深圳市国税局联合市公安局破获的深圳市历年来规模最大、团伙最多、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取得了重大战果。
不法分子虚开增值税发票牟取私利,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守法企业的利益。为了有力打击虚开、骗税不法行为,2016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四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开展联合行动。
据了解,“海啸1号”专案就是一个“税警关银”四部门紧密协作的典型案件。深圳市国税局稽查局副局长黄凯明表示,公安发挥侦查优势,海关发挥情报和数据优势,对相关的海关缴款书等海关报款数据做统一取证,人民银行发挥反洗钱的资金监管优势,提高了对案件查处的力度和效果。
“2018年,税务总局还要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跨部门、跨区域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集中全国税务机关的精干力量‘查大案、办铁案’。形成虚开骗税一起打、上下游涉案企业一起查的联动打击模式。”于海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