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80公里草原公路将成承德新地标
“一号风景大道”为全域旅游提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的建设,为承德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图为承德坝上夏日风光。
本报记者 周明阳摄
围场县三义号村民居屋顶改造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周明阳摄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东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经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围场县,西至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全长180公里。这条中国“最美草原天路”,正用她如画的美景诠释着承德水源涵养、绿色生态的宏伟蓝图,成为承德打造旅游产业模式的新样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新地标

一场小雨后,塞罕坝的空气愈加清冽,路边的草丛里,一只小松鼠探出头来,转眼又消失在森林深处。这里是国家“一号风景大道”节点之一的塞罕坝森林小镇。借河北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东风,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水源涵养新生态

绿草如茵,野花芬芳……今天的塞罕坝,是云的故乡、水的源头、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一路穿行在塞罕坝深深浅浅的绿意之中,远处繁茂的落叶松林随风轻摆,路边各种灌木和青草铺陈开来,青草和泥土混合的清爽之气涤荡心肺。在2017年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承德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举措获得国际社会赞誉。

沿着风景大道往南,在42公里外的围场御道口村,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里的细鳞鲑在水里游得十分惬意。全国惟一一个以河柳林、细鳞鲑为保护重点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就坐落在这里。这里还有国家一级鸟类黑鹳、二级鸟类大鸨鸟、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盘龙参、野生大豆和野生金莲花……规划建设总面积250.3公顷的小滦河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有效恢复湿地蓄水功能,净化改善湿地水质,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增加湿地景观,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华北地区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掉到粥锅里”,当地流传着的民谣,是滦河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在滦河流经的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上的丰宁永太兴生态景区,一望无际的丰盈水草,奔流不息的滦河,神秘幽静的湿地,原始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建设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是对承德“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这一功能定位的贯彻落实。一路走来,这里天蓝、山绿、水清、景美,路旁汩汩清流一路淌过原野,流过高山,奔腾到远方,润泽着大地。这是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完美融合的“一号”风景,在这里,宏大的国家战略正化身为鲜活的生态实践。

产业模式新样板

在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需要。“承德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走出一条‘靠发展生态生财聚财、涵养水源拓展财源’的绿色发展新路。”周仲明说。

辐射带动、生态先行,承德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景观生态交通+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理念,彰显生态特色,严格保护每个风景群的原始生态环境,在保护自然景观环境、传承地方文脉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景区村庄的发展,把保护和发展生态与扶贫开发、特色农业等统筹结合起来。

行走在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上,不时就有极具特色的地域景观映入眼帘。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就是沿途经过的一个小镇。依托美丽乡村改造工程,全乡一共改造了357户,街巷硬化1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20多盏。青砖灰瓦,白色墙面粉刷一新,用村民的话说,“变化翻天覆地”。

优良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农村新貌不仅吸引了北京、天津等地的客商前来洽谈合作,也让村民开始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咱们村自然环境这么好,又守着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我琢磨着开个‘农家乐’,让更多人到咱们坝上看美景。”刚刚注册了途阳旅游品牌的上窝铺村村民刘君利兴奋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乡亲们一直记在心底。青山绿水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旅游富民的资源。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的建设和第三届河北省旅发大会的举办,将助推坝上坝下区域6.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催化旅游扶贫开花结果,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富民的良性互动。

全域旅游新范例

5月20日,在丰宁鱼儿山牧场,红色的播种机正在播撒油菜花种子,一个月后,在这里5700余亩的草场上,将可以看到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的景象。同一天,在270公里外的承德科技大厦一楼会议大厅,38名选手正在紧张角逐第三届河北省旅发大会讲解员的十强名额。此次比赛胜出的选手将有可能站在鱼儿山牧场的花海前,为海内外嘉宾介绍承德的发展情况。

在空间上打破独立景点“单打独斗”,在产业上实现多维发展,承德以建设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为契机,打造以风景路网为载体的巨线型旅游经济带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承德旅游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是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区的地理分界线,自然景观多样;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线,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它串联起木兰秋狝、阿鲁布拉克围、茶盐古道、国家牧场、契丹部落、中国马镇六大组团20个旅游项目。“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是森林、草原、湿地、湖泊、山地五种资源的集聚区,是名副其实的风景长廊,又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繁荣共生的文化地带,这为承德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承德市旅发委调研员李思泉说。

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形象标识系统负责人、清华美院博士冯祖光告诉记者,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将整合多样化资源禀赋,通过“廊道建设+产业延伸+市场精分”汇聚形成坝上草原休闲度假大道,建设国家生态旅游草原特色风景大道。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