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港澳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大湾区建设中实现梦想
本报记者 朱 琳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千人考察团暨大湾区青年联盟成立启动礼”日前在香港举行。由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发起的大湾区青年千人考察团将从6月份起分批到大湾区9个城市考察。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地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吸引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关注。

有专家预计,现有人口约6800万的粤港澳大湾区,到2050年人口将达到1.2亿至1.4亿。统计显示,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城市2017年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加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格局优势,这些利好因素为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增长动力。

香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表示,国家即将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勾画蓝图,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包括创新科技和创意产业。

截至2018年3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企8031家,注册资本8937.26亿元人民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成立以来,已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5宗,面积34.08公顷。同时,前海深港创新城积极打造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已汇聚汇丰集团、东亚银行、港交所、嘉里集团等一大批知名港企;深港青年梦工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约150家创业企业入驻,目前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04个,其中港澳团队158个。

香港特区政府预计,2018年至2019年,“内地青年交流资助计划”及“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将惠及19000名青年,其中包括约5200名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城市交流和实习。

与此同时,促进粤港澳法律衔接、改善营商环境、探索科技创新合作路径等,已作为推动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目前,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以及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一批重大粤港澳合作平台正在加快建设,政府与业界也在探索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以推动三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技术转让等领域深度合作。

随着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前来内地求学、就业、投资、居住的港澳同胞日益增多,他们对在内地享受更加便利生活的诉求日益增强。中央政府各部门聚焦解决港澳同胞普遍关注、影响面较大的诉求,特别是在为港澳同胞尤其是年轻人在内地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公布的两批便利措施涵盖教育、就业、创业和日常生活等范畴,包括为有就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港澳毕业生发放《就业协议书》,签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方便港澳学生在内地求职就业,并增加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名额和金额。

在就业方面,凡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同胞可以缴存住房公积金,并可以在离开内地回香港定居时,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的余额,有助于他们作长远计划,实现自身发展。

在日常生活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多个港澳同胞购、取票流量较大的火车站设置了可识别回乡证的自动售、取票设备,节约了以往要在柜台排队办理手续的时间,为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内地发展消除障碍,以便他们把握机遇,积极发挥所长。

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莲塘/香园围口岸等各项大型跨境基建项目相继落成,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大湾区覆盖面广,贴近庞大的内地市场,加上三地将共同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建设,“这将给予创意无限的年轻人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张建宗说。

优越的地理位置、世界级基础设施、高度开放及自由的经济体、完善及独立的司法制度、良好的治安环境,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香港,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内地自贸区开放升级,必定能在与内地产业合作中寻得更多优势互补的新商机,实现更多香港青年的民族复兴梦、个人发展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