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真、更准——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改革进展顺利

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截至5月17日,全国需要地方新建的959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中,954个已经开工建设,其中772个站房主体已建成开始进行内外装修和辅助设施建设。

各地正在加紧建设的自动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确保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的统计考核数据真实准确,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相继印发,我国环境监测改革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近几年我国不断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布局,扩大监测范围,全面支撑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设1436个国控监测站点,且全部具备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地方建设的省、市、县监测点位近4000个,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地表水国控断面从“十二五”期间的972个扩展到现在的2050个,覆盖全国十大流域1366条河流和139座重要湖库,实现了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基本满足水环境质量评价与考核需求。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和2856个县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常规水质监测。

基本建成由38800多个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2017年完成13611个历史基础监测点位的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通过分散采样、集中制样、采测分离,确保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客观、科学、准确。

同时,在污染源监测方面,我国依法推动落实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主体责任,加大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抽查力度,建立企业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的信息公开通报制度。

我国还进一步借助“天眼”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今年5月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我国卫星遥感监测又添新成员。

推动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

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房山区采访时看到,在大石河一侧几十米远的空地上,一个三层高的水质监测站土建工作已基本完工。

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站点建成后将告别此前每月由人工采水样、水质监测的做法,监测站可实现自动采样、自动监测,并可以及时传输数据。水质监测频次将大大提高,实现每四小时监测一次,一旦水质出现异常情况将及时报警,对水环境预测预警和考核评价发挥重要作用。

为减少地方人为干扰监测数据冲动,2016年我国全面完成了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开展运行和维护。2017年,我国进一步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到今年要完成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运行和维护。

刘志全表示,空气、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厘清了国家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化解了地方行政干预,减轻了基层压力和负担,实现“谁考核、谁监测”,是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重大改革,切实保证了监测数据独立、客观、公正。

“零容忍”对待监测数据造假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2017年6月,广受关注的西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设备“戴口罩”案件一审宣判。据了解,2016年初,当地工作人员多次进入监测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干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今年3月底,生态环境部又公布了7起共9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受到雾炮车或其他人工喷淋干扰的案例,多名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

据了解,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就提出,研究制订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办法,重点解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问题。

刘志全说,生态环境部要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机制,通过远程监控与实地抽查相结合,采用飞行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大环境空气、地表水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他强调,要以“零容忍”态度对发现的人为干扰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文/新华社记者 高 敬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