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5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市探索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新路
市中心有一片湿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庞彩霞 郑 杨
春天的海珠湿地繁花似锦。 本报记者 郑 杨摄

总面积达1100公顷的海珠湿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城市中轴线南段。海珠湿地一期建成开放5年多来,从饱受侵蚀、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到“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湿地公园,再到“打造全国最好、全球标杆性城央湿地”,呈现出一幅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探索出一条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

在树影婆娑中欣赏芬芳的兰花、浪漫的紫藤萝;在水网交织的河涌上,观赏觅食的野鸭和水鸟;在创意市集上,看各式创意鲜花和大师们创作的民间非遗工艺品,领略广州独特的“花文化”……如今,每到节假日,不少广州市民都选择到海珠湿地去游玩。

城市生态守护者

翻开海珠湿地5周年纪念画册,记者看到了湿地昔日的模样:水浊泥污,河道堵塞;荒芜脏乱,人迹罕至;果树老死,果园失收……

“当时,我对海珠湿地申报国家湿地公园是有疑虑的:地处大都市中心,有自然资源禀赋建国家湿地公园吗?”指导海珠湿地公园建设的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院长田昆教授回忆说。他很高兴自己亲历并见证了海珠湿地5年来的变化。

2012年,为拯救万亩果园,破解果农“保胃”与城市“保肺”之间的矛盾,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广州市探索性提出“只征不转”一次性征地保护万亩果园,获国务院批准。全国首例“只征不转”政策,宣告万亩果园华丽蜕变、升级为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9月29日,海珠湿地一期示范区建成开放,开始着力修复这块一线城市中央的生态资源。

保护和修复从何着手?5年来,海珠湿地团队一方面致力于修复果园系统,重现积淀千年的果基农业智慧。1.6万多亩果林湿地纳入政府管控范围后,他们对原有退化、受污染的果林进行清淤整改,启动建设果基农业示范基地,用专业、科学的管养,让百年老树重新挂果。每年盛夏,湿地都举办水果文化节,与市民分享龙眼、黄皮等岭南佳果。另一方面,致力于恢复水网生态,再现岭南水乡景象。通过开展水网联通、水系清淤、管网截污、“食藻虫”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在湿地水域恢复了珠江自然潮汐动力,使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如今,海珠湿地已扮演起了“城市生态守护者”的角色。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蔡莹介绍说,海珠湿地犹如一块巨大的海绵,可收纳约200万立方米雨水,令海珠区东南部内涝现象大大缓解;它又是一个水质净化器,由于湿地内39条河涌与珠江相通,有效净化了珠江水质;它还是一个城市大氧吧,使湿地附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常现个位数,更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海珠湿地也为因果园败落而陷入困境的果农们带来了希望。“被征地前我家靠种杨桃为生,一个月也就挣几百元。征地后我把补偿款拿去装修了闲置房屋出租,加上在湿地做果树养护工,月收入过万元。现在村子环境越变越好,财源更是随之而来。海珠湿地的好,我们周边村民体会最真切。”海珠区北山村村民莫昭佳说。

令人瞩目的是,海珠湿地的生态效应已转化为创新经济的聚集效应,成了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的“金字招牌”。“来看过海珠湿地之后,企业落户广州的信心更强了。”广州仲量联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高级董事马炜图表示,海珠湿地是他带领投资者游览广州的首选地。据统计,2016年以来,已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的项目在海珠湿地周边聚集,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科大讯飞等一批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核心业务,总投资达550亿元,形成了广州新落户企业的“湿地效应”现象。

“绿色生态正成为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动力之一,并成为广州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乌瑞格女士在考察海珠湿地后由衷地赞叹。

化腐朽为神奇

“这里到处都是小木塔,是干什么用的?”假期随父母来到海珠湿地踏青的小朋友畅畅,看够了花鸟鱼虫,突然有了新发现。“这些是昆虫小屋。”湿地工作人员笑着解答。

原来,湿地中的果树和绿化植物在日常修剪清理中,产生了大量的树枝、竹竿等“废柴”。这么多的绿化垃圾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去年起,海珠湿地开始采用多种办法,化腐朽为神奇,在实现‘废柴’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工作人员说。

“废柴”究竟有多少种用法?一个随处可见的用法就是用木头、树枝、稻草等搭建的形态各异的生态塔了。“朽木生虫,这些就地堆放的小木塔会被各种昆虫当成家,成了‘昆虫旅馆’,然后小鸟就有了食物;生态塔还会吸引青蛙等两栖动物前来栖息,不同动物会根据各自的喜好栖息在不同材质的塔中,一个个小型生态系统就这样形成了。”工作人员说。

另一种用法,是将废弃竹竿等材料做成生物浮岛,在湖中间给鹭鸟建一个家。记者看到,浮岛上碧绿的植物生长茂盛,白色、黑色的鹭鸟翩翩飞翔。

此外,“废柴”还能做成文艺范十足的生态篱笆。记者看到,湿地都市农业区的木篱笆都用黄皮果树枝丫制成,而花圃栅栏则用水稻秸秆制成,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美。

除此之外,废弃木材还被插入水塘中供鸟类歇脚,或做成人工鸟巢放置于果树上给小鸟当孵化点,实用又具有观赏性……

“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湿地公园内一草一木都需要精心营造。”蔡莹告诉记者,湿地工作人员积极创新、拓展工作方法,将一个个方案变成现实,形成具有海珠特色的湿地修复技术体系和模式,打造出了生态、自然、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湿地的根基。与其他国家湿地公园相比,海珠湿地资源禀赋不具备优势,但通过努力,生态得到极大改善,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田昆说。

湿地+,更精彩

今年4月中旬,海珠湿地联合海珠区教育局举办了第三届观鸟比赛暨2018年海珠区中小学生鸟类和植物识别比赛。“三四月份是鸟类的繁殖期,在这时候加强对鸟类的保护与宣传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力推动体验式自然教育,丰富青少年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爱护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蔡莹说。而田昆透露,海珠湿地的鸟类从最初的72种增加到163种,其中大部分新鸟种的发现,都得益于发动观鸟爱好者、广泛举办观鸟大赛等利用社会力量的做法。

近年来,海珠湿地通过积极探索“湿地+”模式,拓宽湿地利用内涵,成功将地处城央、不利于湿地保护的劣势,转化为共享共建的后发优势。

去年5月份,由海珠湿地牵头,并携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等9家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家湿地公园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联盟提出了“湿地+,更精彩”的口号,提出探索践行“湿地+”理念,以“湿地+教育、湿地+文化、湿地+旅游、湿地+健康”等创新工作方式,把湿地保护建设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比如在“湿地+教育”方面,早在2015年,海珠湿地成立自然学校,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教育平台。近3年来,自然学校“第二课堂”已走进广州70多所学校,开设课程1000多场次。目前,自然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的“三进战略”已被总结为“海珠模式”,作为示范案例入选《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指南》。

又如在“湿地+文化”“湿地+旅游”方面,海珠湿地打造了文化主题功能馆,开展龙船、粤剧、广绣、岭南书画等丰富多彩的岭南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岭南文化;推行湿地生态旅游,打造户外休闲活动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引导人们热爱自然,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