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舟景,看不完
在麻涌观龙舟赛,划桨密如急雨,劈波斩浪,激烈的角逐令观众大呼过瘾。 郑 杨摄

□ 郑 杨

在麻涌,龙舟不仅是一项强健身心的全民体育运动,更成为让麻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崭新城市名片

“五月龙船景,鼓号千雷鸣。万江劈浪舟舸飞,龙衔树叶人抖擞。披红戴花绕村游,烧猪早摆船上头。各位街坊来攀谈,欢欣愉快迎龙舟。”歌曲《五月龙船景》所描绘的,正是有“龙舟之乡”美誉的东莞市麻涌镇的龙舟景盛况。

麻涌的龙舟盛景不只限于农历五月,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人空巷的画面从春演绎到秋,成了麻涌水乡村村激情投入、人人眼中看不倦的风景。小小麻涌镇的龙舟队,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顶级赛事,共斩获金牌56枚,其中4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并夺冠。今年3月,两大龙舟赛事——第18届亚运会龙舟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拔赛暨2018年中国龙舟公开赛(东莞麻涌站)在麻涌举办,观看人数之多、参与队伍水平之高,向全国展现了“龙舟之乡”的魅力。

赛龙舟这一具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娱乐活动,今天已发展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风靡大江南北,更被纳入全运会、广州亚运会、雅加达亚运会等国内国际重大赛事。端午将近,如何推动龙舟运动普及、发展又成了各地热议的话题。笔者看来,麻涌的成功案例值得各地借鉴。

厚植传统

麻涌龙舟运动之所以有今天的热度,与龙舟文化在当地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有关。据当地《龙舟志》编修人员黄银平介绍,麻涌龙舟竞渡历史已超过800年,从南宋时期就伴随着生产生活而兴。

麻涌,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出门见水,举步登船,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水乡人家,也就造就了麻涌人爱水、亲水的天性。在麻涌,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水性,擅于舟楫,从而为龙舟运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当农历四月中旬,麻涌各村(社区)就会开始筹备龙舟赛事。“龙舟景”这天,来自四面八方的龙舟就会赶来,集于麻涌河上,不约而同地响起锣鼓,相互礼让一番后,擂起锣鼓齐头并进,成为水乡民间一项大型体育盛事,之后又分别形成各村龙舟景。

近年来,麻涌镇政府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并传承了当地深厚的龙舟文化传统。如今麻涌镇各村保留下来的龙舟景有“麻涌景”“漳澎景”“鸥涌景”“南洲景”等,每年龙舟季,10多万村民和游客便进入了观赛赏景的“狂欢模式”,热闹胜过新年。笔者有幸观看了去年龙舟景的压轴大戏“麻涌景”,在宽广美丽的华阳湖上,一大早就有前来“趁景”的龙舟在湖面上穿梭嬉戏,或几条龙舟相约来一场小范围比赛,或将龙舟装扮得花枝招展在水上巡游。龙舟所到之处,擂鼓声、鞭炮声、呼喊声震天响,场面激动人心。

各村龙舟活动中也穿插着传统民俗。如去年“鸥涌景”当日是鸥涌村的“哪吒诞”,鸥涌村人在举行龙舟景同时,还要朝拜哪吒庙,大宴宾客,借机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而扒龙船历史悠久、实力强劲的漳澎村,每年“漳澎景”都会邀请老冠军龙舟队衣锦还乡去游船,还会在河边各观景凉棚中备好免费的龙船饭,让村民游客品尝。

龙舟竞渡民俗,天然便有体育竞技的基因。据黄银平介绍,民国时麻涌的龙舟赛就有过一段鼎盛时期,当时是以宗族、姓氏为代表去参加周边地区的比赛。有明确史料记载的1936年,当时麻涌莫氏、萧氏两条龙舟参加广州增城新塘扒标比赛,分别获得了冠军和亚军。新中国成立后,麻涌龙舟以乡村为单位参加各种比赛,也获得过不少大奖。上世纪90年代,麻涌龙舟参加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多次夺冠,享誉中外。

继承传统,今天,举办龙舟比赛已成为麻涌镇打造群众体育生活化、常态化的得力举措。一方面,麻涌镇持续举办从镇级、市级到全国顶级的各类龙舟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如去年麻涌成功举办了第13届全运会龙舟项目预选赛,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8支队伍,近2000名运动员参加角逐。另一方面,麻涌龙舟队也积极“走出去”,参加国内国际各项赛事。如去年在瑞士苏黎世州举办的第26届艾格丽萨国际龙舟邀请赛,麻涌龙舟队将职业混合组冠军收入囊中,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莱茵河上空。

得胜而归的喜悦最能激荡人心,从而推动龙舟运动的传承。“我从小就喜欢龙舟。没有龙舟,我就没有机会出国比赛,赢得那么多荣誉。”运动员出身、参加过众多国内外高水平龙舟赛事的麻涌龙舟教练伍新成说。今天,越来越多麻涌年轻人像伍新成一样,凝聚在“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龙舟精神下,全心全意为荣誉而战。

推陈出新

在麻涌观龙舟赛,只见划桨密如急雨,劈波斩浪,时而直线猛进,时而弯道急转,激烈的角逐令观众大呼过瘾。而在这精彩刺激的画面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辛勤汗水。“龙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体育项目,背后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伍新成说。就在3月份的中国龙舟公开赛(东莞·麻涌站)上,麻涌漳澎海昌龙舟队包揽了甲B组四项冠军。该队领队林灼才说,队员们备战10来天,手上起泡都继续训练,真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不过,就龙舟这项飞速发展的运动来说,想要“收获”不仅需要汗水,更需要在传统基础上的推陈出新。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在去年麻涌成为首次全运会龙舟预选赛举办地时曾谈到这个问题,他表示,在国际龙舟联合会注册的国家、团体有880多个,可见它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如果想掌握主动权的话,有必要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探寻出一个标准模式,让其他国家、赛事可以通过这个标准直接开展。

麻涌的实践正是如此。近年来,麻涌龙舟不断在训练方法、技巧以及比赛规则上推陈出新,与国际国内实现接轨。伍新成作为全国知名的龙舟教练,曾将多支龙舟俱乐部带到国内一流水平,还多次带队出征国内外,夺得几十块金牌。在他看来,今天的龙舟作为国家级的体育项目,训练方法十分重要,从握桨姿势到划桨频率以及运动员的呼吸节奏,都要讲求技巧。他透露,平时的龙舟训练中,运动员一般都会在早上先进行哑铃等体能训练,提高手臂力量,之后才是水上实战训练。

在比赛规则上,即使是麻涌传统的龙船景,也遵循着全国统一的竞赛标准,力求达到最高水准。笔者看到,麻涌地方公众号上,早早便公布了6月底即将举办的2018年麻涌龙船景的竞赛细则,明确要求参照中国龙舟协会《龙舟竞赛规则》及最新条款。竞赛在龙舟的长度、参赛人数、服装、比赛姿势等方面都有细致的要求,比如各村、社区龙舟队训练时间限制为15天,男子传统龙舟比赛要求锣鼓兼备并积极敲锣打鼓,参赛队员须有穿衣游泳200米以上的水性等。“每项严格的赛制意味着——本届冠军的含金量也更高!”该文在竞赛细则后面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麻涌龙舟的推陈出新,更在于当地政府“不止于龙舟”的主导思想。在麻涌,龙舟不仅是一项强健身心的全民体育运动,更成为了让麻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崭新城市名片。借如火如荼的龙舟赛事,麻涌的全域旅游发展渐成规模。如去年龙舟景期间,麻涌举办了“观龙舟景,享龙舟水”麻涌镇首届泼水狂欢节,让观众看龙舟赛之余欢乐地享受“龙舟水”;还举办了万人共享龙船饭活动,免费派发了22000份龙船饭,请游客品尝水乡味道;同时借机推广了当地“走进香飘四季”“体验古梅乡韵”等水乡特色旅游项目。

“麻涌政府通过龙舟这个载体,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通过龙舟运动的影响,拉动城镇各方面的发展,提升城镇品牌效应’的范例,感染了全国的很多城市。”余汉桥评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