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8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磊 吴 浩

编者按 特色小镇是以一定产业为支撑并具有特定社会文化功能的新型乡镇形态,它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又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特色小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和重要抓手。特色小镇建设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带着这个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前往河北省邢台市,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

太行山东麓,坐落着一座有3500年建城史的“燕赵第一城”——邢台市。邢台市西部山区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深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东部平原拥有8个省级粮食生产核心县和4个国家级优质棉花基地县,素有“粮仓棉海”之称。邢台市现有国家级特色小镇3个,省级特色小镇7个。作为传统的农业市,邢台市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小镇建设,借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兴旺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基础,产业旺则乡村兴。

特色小镇首先就体现在产业特色。作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之一,隆尧县莲子镇镇的食品产业令人瞩目。这里拥有河北省唯一一家以食品产业为主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东方食品城,有以今麦郎为首的各类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80余家,涵盖方便面、饮品、挂面等系列产品,以及调味品、添加剂、食品包装等配套产业集群。

走进莲子镇镇,街道宽阔整齐,今麦郎标识的厂房鳞次栉比,原料周转货车在不同厂区间来回穿梭。1994年,华龙面(今麦郎前身)在这里诞生,“华龙面 天天见”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如今,今麦郎已经成为国内方便面生产龙头企业,产量居全国前三。

随着今麦郎的做大做强,莲子镇镇产业愈发兴旺,吸引了多家企业投资入驻,食品工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目前,莲子镇镇拥有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企业13家,超亿元企业9家,超100亿元企业1家。产业发展带动莲子镇镇及周围农村由传统“粮仓”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食品包材生产基地。传统农业地区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之路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莲子镇镇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小镇建设,也给周边农户带来了红利,让分散在乡村的农民与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相联系,过上富裕的生活。

目前,莲子镇镇人口已突破3万人,1.5万名产业工人向小镇聚集,有效吸收了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大力推广“农田车间”项目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40多家食品制造企业、200多家种养合作社与1万多户农户对接,开展订单农业。

“仅今麦郎一家企业,每年就要消化小麦30多万吨、脱水蔬菜4000多吨。通过农企对接,我们为今麦郎配套了75万亩麦田、1.6万亩蔬菜种植基地,这两项就为周边农户增收8000多万元,户均8000元左右。”莲子镇镇镇长徐润华介绍说。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小镇建设正按照以产促地、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建设形成五纵十横路网格局,完善医院、学校、金融、商业、住宅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未来5年,莲子镇镇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成为功能完善、产业强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再经过10年发展,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食品产业集群小镇。”徐润华说。

科技改写小镇“命运”

特色小镇发展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

相较于平原地区,太行山区特色小镇的建设道路更为艰辛。地处太行山腹地的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从2016年开始打造“太行山苹果小镇”,2017年进入河北省培育类特色小镇名单。这个原本落后的小山村在科技引领下实现华丽“转身”。

岗底村在上世纪80年代是有名的贫困村:山秃、人穷、观念旧。当时,160户690口人的岗底村全部家当是8000亩荒山,200亩山间农田,年人均收入只有50元。从1985年,岗底村开始栽种苹果树,10年种了20多万棵苹果树,但苹果产量低、个头小,老百姓仍旧未摆脱贫困。1996年的一次山洪,让岗底村仅有的200亩保命田变成了乱石滩,果园受到严重破坏,岗底村民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

洪灾过后,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随着省科技救灾团来到岗底村援助。从此,李保国教授常年吃住在岗底村,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为岗底村发展出谋划策,指导果农发展生产,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科技财神”。

科技让富岗苹果迎来了“新生”。李保国教授为富岗苹果量身定做了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使得富岗苹果达到果形周正、着色均匀、酸甜可口、细脆无渣的标准。富岗苹果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果品,荣获“中华名果”称号,100元一个的“天价苹果”被传为美谈。“富岗”品牌也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

为了保证富岗苹果的品质,岗底村已有191人获得初、中级果树工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果农“无证难上岗,持证好下田”,岗底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持证下田”的村庄。

科技也让岗底村焕发勃勃生机。多年来,岗底村坚持“水土保持林戴帽、耐旱经济林拦腰、高效水果住坡脚”的生态经济模式,走上了以苹果为主的特色经济集体致富道路。2017年,岗底村人均收入达到3.9万元。

42岁的村民杨增林,从2008年开始承包20亩果园,现在每年果园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他还搞起了苹果采摘、农家乐。“2008年以前,我在邢台跑运输,没挣到钱。看到村里人种苹果树发财了,我就回家学技术、种果树,现在来看,我的路选对了。”杨增林笑着说。

如今的岗底村,村民住上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村里修了柏油路,建起了商业街、街心公园,一片片果园成为亮丽的景观。太行山苹果小镇的轮廓日渐清晰。

“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岗底村改变落后、赢得发展的重要法宝。”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岗底村要借助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打造独具特色的太行山苹果小镇,完成核心区岗底村的景观提升工程和李保国同志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把岗底村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态大花园”。

特色文化提升乡村魅力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直接关乎特色小镇的魅力、气质和吸引力。

柏乡县龙华镇是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汉文化、汉牡丹文化、佛教文化三张“文化名片”。这让龙华镇多了一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柏乡即位称帝,龙华镇周边现存刘秀登基千秋亭遗址、古鄗城遗址等东汉历史遗迹。“柏乡汉牡丹传说”(牡丹救刘秀)流传至今,已被确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牡丹存活至今已逾千年,被列入邢台市古树名木名录。2012年,柏乡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牡丹文化之乡”,并创办了中国汉牡丹文化节,弘扬牡丹文化。龙华镇的崇光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已有1500年历史。寺内存有国家一级文物——唐代圆雕第一大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单体千年古石佛。

“柏乡没什么资源,文化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柏乡县县长李行军称,作为传统的农业县,柏乡集中力量建设“牡丹小镇”,深挖东汉历史文化资源的“富矿”,打造汉牡丹“金字招牌”和推广汉牡丹文化,希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撬动柏乡发展的杠杆。

为了加快牡丹小镇建设,柏乡县已投入3.53亿元,初步形成了一产牡丹种植,二产油用牡丹产品研发深加工,三产观光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牡丹产业集群,带动当地群众直接和间接就业2万余人。

“牡丹小镇以牡丹文化旅游为主线,以油用牡丹种植和休闲农业为基础、以牡丹综合开发平台为支撑,将打造成为河北省内唯一、全国知名的牡丹主题文化旅游小镇,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柏乡县牡丹办主任郭东旺说。

未来,牡丹小镇将多方位挖掘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文化艺术体验区和汉式风格牡丹博览园,依托村庄资源进行汉代民居风格提升改造,继续举办中国汉牡丹文化节,持续推举乡贤,促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

城乡共享“美丽家园”

特色小镇连着城市和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黏合剂”的重要作用。特色小镇要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成为城乡居民共建共享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有“太行明珠”的美誉,这里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里有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

红色是因为这里有红色文化和浆水苹果。1940年至1942年,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抗大第六、第七、第八3期学员8000余人在此学习生活。传承抗大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成为前南峪村的精神内核和“红色乡愁”。浆水镇是“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前南峪村是浆水苹果的种植核心区。绿色是因为全村8300亩山场种植了480万株树木,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被林业、生态专家誉为“太行生态第一村”。

凭借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越的绿色生态环境,前南峪村树立起“红色+绿色”的发展思路,成为“太行醉红·苹果小镇”的核心区域。

前南峪村不仅有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现代科技园、苹果采摘园等绿色资源,还有抗大陈列馆、抗大旧址、抗大碑林等红色旅游资源。“前南峪村每年吸引中外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00万元,仅景区门票收入就达到1200万元。”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介绍,80%的农户经营农家乐、苹果采摘园,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6800元。

前南峪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红色文化的基因、山水田园的风光是城市所稀缺的。而以旅游为媒介,城里人来了,城里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也随之而来。目前,前南峪村正在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果树新品种,开发板栗粉、板栗饮料、板栗酒、蜂蜜胶囊等系列产品。前南峪村公共服务设施也在向城市看齐。城乡融合发展为前南峪村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来到前南峪村的游客无不感慨:在前南峪村,村民住着二层独栋小楼,吃着绿色健康食品,呼吸着新鲜空气,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令城里人羡慕不已。

“借助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将完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争把前南峪村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享受绿色生活,接受红色教育。”郭天林认为,“太行醉红·苹果小镇”将会成为前南峪村又一张闪亮的“名片”,更会成为城乡居民共建共享的美丽家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