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6日讯 记者刘瑾报道:“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农业农村部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介绍我国种业发展时表示,当前我国种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下一步要始终确保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余欣荣表示,当前我国种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体现在“四个显著”。首先是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我国已经实现品种全部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也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在蔬菜生产上,自主选育品种的市场份额达到87%以上。海南、甘肃、四川等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一批区域性良繁基地巩固发展,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
其次,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探索形成了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性成果;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取得了品种创新的突破;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先后下放和取消了7项许可审批事项,释放了种业发展活力。
三是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个头更大了、实力更强了。市场集中度方面,前50强的市场份额占到35%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种子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现在前50强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占销售收入约7.5%;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每年申请的新品种保护数量比过去5年翻了一番,在申请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
四是种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以国务院出台3个种业工作文件、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种子法》为主要标志,构建了我国现代种业的顶层设计,形成了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随着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劣种子”问题基本解决,“假种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据初步统计,假劣种子案件比2011年减少50%,种子侵权案件减少36%。
位于海南南部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稀缺的、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资源。余欣荣介绍说,每年到海南开展南繁工作的单位有近700家。为建设好国家南繁基地,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有关单位联合编制印发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规划》。目前,南繁科研用地得到了保障,各级财政投入不断增加,核心区建设有序推进,南繁管理体系全面构建。
余欣荣表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海南省、相关部委等,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基地,将南繁基地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聚集的高地、成果转化的高地和服务全国的高地,力争早日建成“南繁硅谷”。
余欣荣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大力推进种业科技革命、绿色革命、质量变革、企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实现新时代种业发展新格局,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始终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