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2018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5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届深圳文博会上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集中亮相——
以精湛技艺传承“非遗”经典
本报记者 杨阳腾 李 丹

精湛的雕工技法、传神的艺术形象、悠长的内涵底蕴……5月10日开幕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文化艺术精品集聚,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

走进主会场9号馆工艺美术馆,仿佛置身文化艺术之海,其中,百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联展向来都有佳品呈现,今年也不例外,共有16个省市的107件(套)代表作品参展。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带来脱胎漆线雕作品《神武大元帅》,融合了福建的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漆器和漆线雕,造型神奇威武。中国美术大师黄俊军则展出了其创作的铜版画、铜壶、银壶,这些精致的器物以纯银、铜为材质,经过抬、落、串、点、压、采、勾、丝、镌等数十道工艺流程,把装饰图案錾刻在金属表面,展现了其作为新一代艺术工匠,在继承、发扬传统金属錾雕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的“骨法造型、精雕细刻、形神兼备、兼收并蓄”的金属錾雕工艺特色。

艺术工匠和技师们还以雕刻为媒,将孝文化、道文化等当地传承已久的优秀文化融入作品,将作品生活化,推动传统文化显性化、大众化、体验化,走进千家万户。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宋智勇带来的《游子吟》《代代相传》等作品反映了母慈子孝、家风传承的主题。他表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传承文化之一,自己想做的就是将其和木雕文化有机结合,让更多的人通过艺术作品去了解、传承孝道文化,因为只有蕴含了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活的,才更有价值。

看完雕刻艺术,还有陶艺、漆艺、编织和扎制、金属工艺、剪刻绘印、刺绣、染织等艺术精品,展示出丰富多元的传统手作之美。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池家骏设计、数名高级技师精心制作而成的点螺《四大名山》地屏,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题材,画面构思巧妙,在工艺上采用扬州独特的珍贵漆器点螺工艺,这里的“点”指技法,“螺”是材料,该工艺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材料精制成薄如蜂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涂工艺,使产品具有色彩绚丽、随光变幻的艺术风格。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的平遥推光漆器《太行山》屏风也在这里亮相,该屏风长5米、高2.2米,选用优质的木材做胎,通过裱布、上灰、髹漆,运用堆鼓彩画工艺制作而成,塑造了巍巍太行、旭日东升、苍松翠柏的宏伟和壮美。

记者注意到,在“一带一路·国际馆”里也有非遗文化精品亮相,来自深圳市的袁氏剪纸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袁曼君带来新作《丝路古道新时代》和《丝路驼铃》,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参展代表们互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