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79亿元,同比增长19.05亿元,增幅21.23%,这是南玻集团上市25年来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增长0.24亿元,增幅3.0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0.28亿元,增幅3.47%。
以自动化引领升级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的南玻集团绿色能源产业园是南玻集团全国六大生产基地之一。记者在园区内看到,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光伏3大业务板块正开足马力生产。
“公司推动‘机器换人’的步子很快,工程玻璃板块全部40余条生产线仅去年就有17条配备了自动化翻转台,实现了自动化升级。”工程玻璃事业部应用技术部技术员刘杰告诉记者,自动化明显有助于车间生产增效。“过去人工搬运玻璃上下片台,每条线需要配备5名至6名工人,实现自动化后,人数减少到3名。”
在工序更为复杂精细的光伏板块,自动化设备投放收效更加明显。记者看到,仅仅是电池线的6道工序,就集中投放了上下料机、插片机、选色机、浆料机、丝网印刷机等自动化设备。光伏事业部生产部技术员范桥说,去年公司为扩大光伏产能新增了一个车间,但由于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车间人员总数不增反降。
除了自动化推广及操作水平提升,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也让南玻集团的质量型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实。浮法玻璃事业部东莞基地生产部经理叶金林说:“东莞基地浮法玻璃主要产品定位高端超薄,半数以上产品出口。虽然近年来产能没有扩张,但良品率提高了不少。”据了解,该基地超薄浮法玻璃去年成品率达到88%,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超过9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于变局中寻找机遇
去年是南玻集团的“结构调整年”和“战略布局年”,南玻集团明确了以管理提升、行业整合、国际化战略为路径,深耕壮大平板玻璃、工程玻璃、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与太阳能光伏等4大主营业务的战略规划。
业内人士都知道,传统平板玻璃、工程玻璃行业已经进入产能相对过剩阶段,行业洗牌在即。事实上,“去产能”同时意味着集中度提升的机遇期。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前十大玻璃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要达到60%。南玻集团董事会秘书杨昕宇认为,玻璃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是中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在应用端满足不同细分领域特定需求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环境友好的高端产品仍然供不应求。
在东莞浮法玻璃生产线旁,成品部切装主任刘万忠告诉记者,南玻已经建成了产品覆盖面宽、应变能力强的浮法线,可生产厚度从1.8毫米到超过10毫米的浮法玻璃。“超薄的1.8毫米玻璃主要用于高端制镜和扫描仪,市场形势在不断走高。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个月以后。”刘万忠说。
南玻集团去年还重点推动电子玻璃品质建设,确保国内电子玻璃行业领先地位,并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同时,加强高铝玻璃市场的推广力度,清远基地生产的高铝玻璃产品已打入国内主要手机终端厂商供应链;随着工艺的稳定、全产业链生产线的打通,显示器件业务产销量大幅提升;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产业全年收入增长102%,实现净利润0.59亿元,大幅增长487%。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科技、工艺、产品的不断创新对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与行业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杨昕宇介绍说,去年南玻集团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共提交277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53%,其中发明专利119项,同比增长25%,占申请总量的43%,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申请量创历年新高。截至2017年底,公司累计提交1052项专利申请,累计获得专利授权628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160项,占授权专利总数的25.5%。
目前,集团共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1个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及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在产品研发成果方面,超厚、超长普通浮法玻璃及超白玻璃、第三代低辐射镀膜玻璃、超薄高铝电子玻璃、电子级多晶硅产品……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正在获得市场与用户的青睐。
“迈入‘百亿营收’时代后,仅仅依靠企业内部挖潜已经很难继续保持这样高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了,需要通过产融结合为企业注入更强的动力。”杨昕宇说,未来集团还将依托主业整合资源,横向扩大产业市场宽度,提升品牌及市场的影响力与控制力;纵向延伸主营业务产业链,向上游发展储备资源,向下游发展强化应用,同时关注各产业链前沿技术变革,引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