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当前,我国决策部门存在条块多、智库机构数量多、咨政研究议题多等现象,只有建立高效协同机制,通过做好智库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智库平台的互联互通、参与主体的合纵连横,统筹协调盘活存量,才能切实提升智库资源配置效率,真正使智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做好机制的“统合”。当前,我国政府部门与智库之间、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智库与智库之间尚缺乏协调高效的运转机制。例如,政府部门与智库之间仍存在“决策部门不知道找谁问策、智库不知道找谁献策”“智库研究的,决策不需要和决策急需的,智库不知道”的问题;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管课题、管队伍的难管决策,管决策的不管课题、不管队伍”的问题;智库与智库之间存在“背靠背”等问题;智库主管部门与政府政策研究室及有综合性课题的发布部门关系亟待进一步理顺。
对此,应化零为整,进一步打破“条条”与“块块”掣肘,使各类咨政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归口配置、集约使用,形成各类主体各安其位、共生共赢的科学格局。
其次,要做好内容的“整合”。目前,不少部门都设立了对外发布的社科科研项目,但由于相互封闭、自成体系,容易造成研究课题相互“撞车”;一个专家在不同部门立项内容相近的课题项目,项目成果“一鱼多吃”的现象难以禁绝。各智库单位研究的内容缺乏与政府需求的有机衔接:有的立项课题过大,难以说清说透;有的立项课题过偏,缺乏现实针对性;有的选题过时,失去研究价值;有的选题过早,尚无研究能力,这些情况都造成了智力资源的空转与浪费。
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按照突出资源绩效、避免重复交叉、提高集成效益的原则,牵头建立选题审核平台,做好选题筛选归类、打包整合、统一发布等工作,建立健全项目遴选、立项评议、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管理流程和机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社科科研项目的项目主管部门,应围绕当前社科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认真开展项目选题、立项、结项等工作。项目主管部门之间发布的社科科研项目应当实行差异化选题,减少重复劳动,形成出精品、优运行、增效应的强大合力。
再次,要做好力量的“聚合”。当前,不少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等前期工作由职能部门负责,容易导致由于部门利益而影响科学公正决策的现象,智库机构难以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要避免这种现象,需要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联席机制,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吸纳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智库专家论证政策措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将决策咨询联席会议召集人、会议组成人员、会议召开周期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要打破专业与部门分割,推动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矩阵式研究团队,通过联合组建研究中心或组成联合调研组的形式,合作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要进一步树立“开门咨政”与“智慧众筹”理念,鼓励引导党政部门、智库以网络化组织形式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纵向联合可达基层一线、实践前沿,横向联合可到国际国内、省区内外,在整合政界、学界、业界资源中解决各类复杂决策问题。
最后,要做好平台的“融合”。目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掌握了大量原始数据信息,但不少单位采取选择性公开信息,或对数据信息进行一定的“过滤”。各部门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竞争与利益纠葛,往往以保密为由拒绝发布本该发布的信息资料。有的即便公开,也往往内容空泛、缺乏价值,这对智库政策分析的精准度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对此,要尽快设立开放式、枢纽型、公益性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调研报告、实证案例等专题数据库资料库,为所有智库机构开展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资料,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机构的信息互通共享。要建立政府与智库供需无缝对接的大交换平台,形成政智互动、深度融合、垂直整合的协作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性。大力推动不同类型智库间的互动合作,改变封闭分散、各自为战的咨政“孤岛”局面。同时,智库自身也要实现内部各研究部门、学术学科团队、社科研究基地的顺畅协作,切实把智库资源的循环打通。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