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处村落里,樱花烂漫、清雅宜人,灰瓦白墙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远处山坡上,茶农们正忙着采摘茶青,山歌伴着茶香飘向远方……
清明节前夕,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土坪镇石志村的32位村民来到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取经”。一下车,他们就被村里优美的景色给“震”住了,“没想到农村也能这么整洁、漂亮”。
石志村是一个被大山包围的深度贫困村,4道山梁使全村土地零散破碎,在全村3219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6户、698人,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外出务工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掉队,石志村去年制定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白茶种植就是其中一项。
虽然改种茶叶将为石志村脱贫提供持久的产业支撑,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种植白茶需要4年后才能见到成效,村民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当地群众普遍缺乏种茶经验,茶园管理跟不上,亟需补课。
100多公里开外的湄潭县核桃坝村曾经也穷得叮当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发展茶产业,逐步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如今,核桃坝的茶园总面积达1.2万亩,茶叶年产值接近3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今年,经贵州省委宣传部牵线搭桥,石志村和核桃坝村结成帮扶对子,核桃坝村在产业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合作社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等方面,为石志村提供帮助,并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此次学习交流活动,即是帮扶内容之一。
“采茶一般只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动作要轻,手指要向上提。”“种茶的时候要留沟,不能种得太挤”……
在茶园里,核桃坝村村民余坤辉将自己20多年的种茶经验倾囊相授,从茶叶育苗、茶苗移栽、茶园管理,到茶枝修剪、茶树施肥、茶叶加工,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前来学习的石志村村民王代富。
3天时间里,石志村的32名村民与核桃坝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系统学习了茶园管理、采茶制茶等技术,更坚定了他们通过发展茶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真是眼见为实,看到了希望。”75岁的谢传言是“取经”队伍里最年长的,种了一辈子玉米,现在开始学种茶,仍旧劲头十足、信心满满,“过几年,等家里的茶园可以赚钱了,就把在外打工的孙子叫回来”。
石志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济国告诉记者,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学习交流活动,将核桃坝村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及产业发展经验带回去,为石志村脱贫致富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