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生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4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金融 战略优先事项快速前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金融是国家战略性优先事项。自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要“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在国内外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占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近40%

陕西省延川县延水关镇贯头村地处陕北高原地区,当地水资源和其他能源匮乏。为解决能源问题,贯头村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村。上市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帮助村里发展清洁能源的“使者”。

“最初我们的想法是发展光伏电站,但是建新能源电站前期资金投入太大,建成后运营也不容易。”隆基绿能驻延水关镇财务经理田雄说,没有资金支持,单靠上市公司的力量很难完成任务。

困难之时,隆基绿能想到了长期合作的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有绿色资产,缺少资金,这正是绿色金融租赁的用武之地。”中信租赁负责该项目的客户经理任浩杨告诉记者。于是,中信租赁与隆基绿能携手,贯头村光伏电站于2017年6月份建成运营发电,预计年发电量约1642万千瓦时,通过发电收入,有望向当地的600户贫困家庭年均提供收入3000元。

六大领域

为绿色项目提供“活水”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报告》显示,在绿色金融领域,我国制定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压力测试、环境信息披露、绿色保险和绿色PPP创新在内的6大领域宏伟蓝图,我国的绿色金融正呈现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51万亿元,其中,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5.81万亿元;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7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83%。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所支持项目预计可节约标准煤1.88亿吨,节水6.0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27亿吨、二氧化硫488.27万吨、化学需氧量271.46万吨、氮氧化物282.69万吨、氨氮35.89万吨。

在绿色债券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000亿元,占全球当年发行量近40%;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340亿元,占全球发行量的24%,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在绿色基金领域,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节能环保、绿色基金共265只,且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绿色保险领域,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均开展了环责险试点。2007年至2016年,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累计超过6万家次,保险公司提供的风险保障金累计超过130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我国的绿色金融从总体上看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加快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加大金融对改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2017年6月,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等地已经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全面推行进行试点探索”。

政策助力

绿色金融产品百花齐放

2017年11月份,国内首单经独立第三方绿色认证的8.2亿元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嘉实资本中节能绿色建筑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创新性绿色金融产品超过40个,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5大类市场主体,可谓百花齐放。

“政府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政策手段来实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曹明弟表示,第一类政策旨在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第二类政策旨在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金融机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也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力之一。根据测算,未来几年,全部绿色投资中政府出资部分只占10%到15%,社会绿色投资比重预计将达到85%至90%。金融机构借助政府、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等多种力量,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理财产品等业务撬动民间资金投资于绿色项目,在财政资金不足甚至缺位的情况下,引导社会资本逐步从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工业行业退出,进入新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或者环保低污染的服务型行业,可以有力支持环境治理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报告》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为绿色产业引入社会资本8万亿元左右。

中信银行副行长兼中信租赁董事长杨毓表示:“节能环保行业有布局分散、集中度低等特点,对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由于前期投资较大、时间较长、占用资金较多,传统的金融产品可能与它不太配套。这就给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良机。以绿色租赁为例,租赁一头连着绿色资产,一头连着绿色资金,正适合这个特点。”据他介绍,中信租赁2015年4月成立至今,绿色租赁余额为288亿元,余额占比超六成,清洁能源领域累计投放达272亿元,拥有光伏和风力电站逾100家,已发展成为国内光伏电站持有量最大的租赁公司。

严管防范

绿色金融风险

在看到绿色金融发展成绩之余,也不能忽视当前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蔡宇认为,以绿色保险为例,目前绿色保险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险公司开发的绿色保险和服务,二是保险公司用资金进行绿色投资。前者包含航运污染保险、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保险等,目前距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保险体系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公众普遍对后者认识有限,对保险投资和运用严控金融风险的手段还需要继续丰富。

曹明弟认为,应建立健全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的综合监管,形成宏观审慎评估和微观运营监管的协调,统一和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一是形成监管层和金融机构关于‘绿色’定义共识的一致性;二是建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三是完善绿色评级和认证;四是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手段;五是强化信息披露,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

王文表示,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范监管套利,尤其在发展初期,在有效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例如滥用政策红利,出现“洗绿”风险等。“同时,要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获得环境信息的便利性,增强社会监督力度和第三方认证的权威性,加速环境问题外部性内生化的进程,引导社会各界提升绿色偏好,提升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资价值,降低绿色产业的绿色融资成本。”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