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3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三化”为引领驶向“高质量”—
东风变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忠阳
图① 东风公司在科技创新周上展示的自动驾驶汽车。
图② “东风号”扬帆起航。东风借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大幅提升了东风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本报记者 杨忠阳摄

要数量还是要质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果断选择了后者。

2017年,东风公司销售汽车412.1万辆,这一数字与年初制订的目标450万辆相差了30多万辆。

“尽管2017年销量目标没有完成,但我们的销售收入跃升至6310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润、上缴税费分别同比增长7.8%和15%,国资委下达的4项考核指标全部高质量达成。”面对记者的追问,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坦言,在经历了前些年高速增长,集团整体销量突破400万辆大关后,“今天的东风不再单纯地追求速度与规模,而是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了”。

优化产品结构

新颜值、新动力、新品质、新智慧——2017年12月21日,苏州新区永旺梦乐城,东风风神新AX7一出场,便引发如雷掌声。

“这款车搭载了国际领先的1.6T发动机和爱信第三代6AT变速箱,同时配有先进的智能启停系统。”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刘洪介绍说,作为一款按照产品3.0标准升级而来的战略车型,风神新AX7无论在颜值、动力还是智慧科技搭载等方面都展现出超越同级的实力。

实际上,早在去年4月份,新AX7就已在上海国际车展发布。“之所以推迟8个月上市,并不是为了选一个更好的日子,而是我们在产品上下了更多功夫。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明星车型,支撑东风品牌继续攀升。”刘洪表示。

产品既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彰显着企业的战略与实力。2017年,围绕消费升级,东风公司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了不少类似风神新AX7的新车型。

在乘用车市场上,东风公司累计投放20余款新车型,以A9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比例增长5.5%,单车平均利润上升12.1%。其中,东风风光580、东风启辰T90等成为市场明星车型,月销量持续保持过万辆的好成绩。

在商用车市场上,东风公司积极升级产品,东风天龙、天锦、凯普特、柳汽H7等车型受到用户追捧。数据显示,2017年东风公司商用车销售59.3万辆,重回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提升0.8个百分点。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东风公司也实现了新突破。去年,东风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5万辆,同比增长118%,远高于行业增幅。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6万辆,比上年增长114.1%;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3.9万辆,比上年增长1.2倍,销量排名行业第一。

“从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上讲,东风不会选择先大幅‘烧钱’把市场‘捂热’,再通过上市或者别的途径把钱‘圈’回来的方式。我们采取的是‘商乘并举,稳中求进’战略,目前公司已基本做到乘(用车)商(用车)整体盈利,无重大运营风险。”刘卫东表示。

强化科技创新

2017年12月2日,悬挂东风“双飞燕”的“阿尔法巴”(Alphabus)自动驾驶客运巴士开始穿梭在深圳市福田保税区。

“这款车可以自动减速、加速,避让行人车辆,停车入库,到站停靠和报站,方向盘会根据线路自动转动,平均时速可保持在20公里左右。”司机高师傅笑谈:“只要在汽车启动时动动手指,其他事情都不用管,开这个车一整天都不会累。”

“阿尔法巴”是东风公司联合多家单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推出的新产品。

除了这款智能巴士之外,记者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还见到了两辆自动驾驶乘用车。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剑光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东风就着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实现自动泊车、智能辅助驾驶、自主式自动驾驶、网联式自动驾驶等功能。“到2020年,公司将实现有条件的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情感化驾驶’。”周剑光说。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汽车正从传统机电产品和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这将带来汽车产品形态、生产方式和业务模式的深度变革。”东风公司总经理李绍烛表示,围绕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五化”趋势,公司正在加快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探索。

在轻量化方面,东风明确了“通过广泛采用轻量化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设计”的技术路线。在商用车领域,由于轻量化混合动力客车采用了铝合金“白车身”以及大量轻量化设计的高强度钢、轻质合金、先进PC及高强度铸铁类关键零部件,整车减重14.2%;在乘用车领域,集多项轻量化创新成果于一身的东风风神AX4,轻量化材料应用比例高达66%,远高于行业50%的平均水平。

在电动化方面,东风制定了“以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技术路线,不仅预研燃料电池汽车、轮毂电机,还围绕低碳化加速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在技术合作领域,东风则与雷诺—日产联盟合作设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同时,新能源乘用车的电子电控、电池成组、驱动电机“三电”工业化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在智能化方面,东风以辅助驾驶、自动泊车及无人驾驶3大技术为导向,采用渐进式开发模式。目前,东风无人驾驶汽车已具备自动泊车入位、自动转向与跟车、高速变道、行人识别等功能,其他功能也在加速验证中。

在网联化方面,东风采用平台迭代方式,按照工程成熟度,推动端、管、云模块在风神系列车型上渐次落地。目前,全新的东风启辰D60已经搭载了车联网云平台,东风公司自主乘用车也建立起自己的人工智能车联网WindLink,可为客户提供9大子系统共计29项服务。

在共享化方面,东风已推出“易微享”“东风出行”等多种共享出行服务平台,业务涵盖共享汽车、新能源通勤车、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新能源物流车等。

深化机制改革

在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装备零部件科技全面推进的背后,是东风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持续大手笔投入。据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介绍,10年来东风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957亿元,其中仅2017年就投入221亿元。

自主创新发展离不开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也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

“未来的汽车能不能跳芭蕾?能不能成为‘变形金刚’?长宽高可不可以随意改变?”在去年举行的集团科技创新周活动上,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给新挂牌的樊愉工作室留了几道“脑洞大开”的作业题。

“樊愉工作室是东风公司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公司级创新工作室。”谈民强告诉记者,再加上挂牌不久的另两个创新工作室——T·创实验室和创享空间,东风已拥有33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

“这些工作室将为公司重点打造的‘T·创空间’和智慧生态圈提供优秀创新项目。”谈民强说:“‘T·创空间’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在这里,研发团队可以自由组队、选择课题,还可以得到充分授权,同时享受到弹性管理和多元激励的‘机制红利’。智慧生态圈则是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参与创新的范围扩展至全社会,采取外部孵化与内部转化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研发能力的工作形态。”

谈民强进一步表示,东风很清楚,技术研发不仅意味着高投入,还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可能性。所以,“东风采取的不是传统的平台式KPI考核模式,更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要求。我们就是希望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创造成果,集团可从中选择值得产业化和商品化的‘作品’”。

竺延风还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东风正在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具体来说,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达到市场化水平,科技人员薪酬高于行政管理人员;第二步是‘能多能少’,即薪酬水平与创新成果挂钩,这一项已在去年底完成;第三步是‘能上能下’,预计将于今年内实现。”

更值得期待的是,2017年12月1日,东风公司还与中国一汽、长安汽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目前,我们正在筹划建立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创新应用示范中心和智能网联测试中心。”刘卫东透露,今年一季度,第一批合作项目将对外公布。

体制机制的创新大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活力,加速形成了东风公司的创新动力和技术实力。仅在乘用车方面,目前东风已培育出4个整车平台、4款发动机平台的开发能力,掌握了整车集成与性能开发、新能源及电子电气技术等。5年来,东风公司专利申请合计766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合计982项。在2017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共计55项获奖项目中,东风公司独占12项,获奖数量连续6年位居行业第一。

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科技创新,深化机制改革,一系列举措为东风公司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集聚了磅礴动能。

“科技的发展使汽车产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竺延风表示,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东风将紧紧围绕“五化”趋势,把“经营保持高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和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