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是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职工养老保险收支等多种因素后确定的结果
在待遇调整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平均增幅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增幅,这体现了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的导向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养老金逐年上涨,对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是一颗“定心丸”。自2005年至2017年,我国已经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从640多元提高到2017年的2500多元,此次养老金增加将是第14次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4连调,但近年来养老金增幅呈放缓趋势,2017年养老金增幅为5.5%左右,今年增幅再降低0.5个百分点,为5%左右。这一调整水平是如何确定的?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是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职工养老保险收支等多种因素后确定的结果。
“从去年来看,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涨幅平稳,物价水平还略有下降,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金维刚说。
养老金的调整,必须兼顾基金的承受能力。金维刚表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放缓,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不断增加,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特别是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抚养比不断下降,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越来越重。
专家表示,按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适当放缓养老金增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因此,按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适当适度放缓养老金增速,有利于更好更持续地保障退休人员的长远权益。”金维刚说。
今年也是继2016年以来我国连续第三年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对于上述两类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通知明确,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
金维刚表示,在待遇调整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平均增幅高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增幅,这体现了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的导向。同步调整的办法,能够适当调节退休人员收入差距,体现了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有利于缩小过去由于双轨制导致的待遇差。
各地调整水平和办法一样吗?是否对所有人“一刀切”?受访专家指出,各地的具体调整方案,需要兼顾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合理确定“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各部分的具体标准,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等不尽一致,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具体调整办法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金维刚表示,“5%左右”的调整水平,指的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并不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的比例调整。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要根据参保缴费的情况确定,由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每个人实际增加的养老金标准是不同的,对应到占个人养老金的比例也不同。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在职时缴费年限长、缴费工资水平较高的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绝对额也会相对较高。
今年养老金何时能够调整到位?金维刚表示,从时间进度上看,按照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的“三结合”调整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在2018年5月31日前报送人社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对地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审批后,再由各地抓紧组织实施。
“各地发放到位时间可能不尽相同,对退休人员而言,无论各地在何时开始组织发放,都将从2018年1月1日起补发。早点发,晚点发,对个人的收入多少不会造成影响,参保人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金维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