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混淆了教育的培养功能与选拔功能,在兴趣班与升学路之间建立起强制联系、畸形联系,导致家长和孩子心理失衡,揠苗助长。近期一系列动真格的整治措施,根本目的在于让兴趣的归兴趣,升学的归升学,理顺教育的培养功能与选拔功能
继2月底重拳出击,整顿课外培训机构之后,教育部在3月份又针对“特长生”放了两个大招:一是在今年的高考招生通知中,再次强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二是要在全国全面清理规范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
根据文件精神,今后原则上不得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而且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各类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要有法律法规或省部级以上文件为依据。按照这一条,当前各个培训机构引以为傲、家长趋之若鹜的各种竞赛基本都不合规。
就算经过教育部和省级教育部门批准的竞赛,也必须“自我革命”、重新设计。因为,根据相关文件,竞赛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承认违规开展的此类活动的成绩或结果。文件还特别强调,严禁组织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挂钩的“奥数”、等级评定、选拔性考试及学科类竞赛活动。
上述规定可谓打中了当前奥数等课外培训的七寸。高考不加分了,竞赛不让办了,就算参加了比赛、拿到了证书也不能成为小升初、上高中的“敲门砖”了,那么,家长就必须要作一个决定——今后还要不要逼孩子去上课外班,特别是闹得一家人“鸡飞狗跳”的奥数班?
此前,很多教育界人士都指出,真正适合学习奥数的孩子只是极少数,他们会在数学中找到乐趣。就像芭蕾专业舞者必须腿长头小身段苗条,钢琴家必须手指灵活乐感极好,学习奥数也是需要一定天赋的。然而,根据大多数家庭的经验,自家的孩子并不具备这一天赋。之所以还痛苦地坚持学奥数,只是盼着哪一天孩子开了窍,突然就能弄懂天书一样的课程,进而拿到升入名校的入场券。至于孩子是不是喜欢奥数、是不是适合奥数,并不是家长和孩子能选择的。有很多特长班也是如此,一些小孩子学钢琴课或剑桥英语,不见得都是真正感兴趣。
说到底,这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混淆了教育的培养功能与选拔功能,在兴趣班与升学路之间建立起强制联系、畸形联系,导致家长和孩子心理失衡,揠苗助长,无法尊重孩子的兴趣,也忽视了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
整顿不是要一竿子“打死”特长生。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有数学特长、热爱奥数,他可以通过各学校的自主招生进入心仪的学校;如果一个孩子特别有运动天赋,被高校自主招生录取也是应该的。近期一系列动真格的整治措施,根本目的在于让兴趣的归兴趣,升学的归升学,理顺教育的培养功能与选拔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取消特长生、禁止将升学与各类杯赛联系在一起,都不是首次提出。这一次整治能不能断根儿,要有长效机制来保障。建议各级教育督导部门把规范治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列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事项,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并作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和优质均衡县(市、区)认定的“一票否决”事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畅通渠道,诚挚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凝聚社会合力,共同治理不规范地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各类竞赛表彰活动。同时,教育部门也要在学校和家长、学生中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