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邑县紧盯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大胆转换扶贫思路,改“输血”为“造血”,寓“扶志扶智”于产业扶贫之中,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最大程度激励贫困群众“卖力气”“强底气”“长志气”,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邑特色的扶贫“三变”改革实践之路
“感谢政府帮俺们找到符合实际的扶贫路子,让俺坐在家里就能拿到分红。”今年1月份,河北省武邑县审坡镇董屯村贫困户贾二妮先后拿到4000元收入,审坡镇14个村的276户贫困户也和她一样,先后收到了3000元光伏发电收益和1000元入股蔬菜扶贫产业园的分红。
“如果将扶贫资金发放到户,一家一户很难办成事儿。”审坡镇党委书记丁世建说,“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县里支持下,实施了光伏发电站扶贫项目,并依托合作社建起了占地220亩的蔬菜脱贫产业园,将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打捆使用,使有限的资金产生了‘聚合’效应。”
近年来,武邑县大胆转换扶贫思路,改“输血”为“造血”,寓“扶志扶智”于产业扶贫之中,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最大程度激励贫困群众“卖力气”“强底气”“长志气”,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邑特色的扶贫“三变”改革实践之路。2017年上半年,武邑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12.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
扶“志”: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今年1月15日,在审坡镇贾寺院村,村民王俊奎数着卖菜所得的一沓钞票,高兴地对记者说:“多亏镇村干部带着我建起了大棚,这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贾寺院村以前是武邑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90多户,有56个贫困户,大部分贫困群众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镇村干部动员贫困户发展蔬菜大棚,引导农户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王俊奎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种菜的贫困户,从最初的1个棚发展到现在的6个棚,他越干越起劲儿。“几个棚都是俺自己管理,西红柿、豆角、黄瓜轮着种,每棚每年少说也能收入几万元,一年到头俺没得歇也高兴啊!”
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许多像王俊奎一样的贫困户建起了大棚。如今,村里已经发展起蔬菜大棚155个,占地400亩,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余元,贫困户也从原来的56户减少到6户。“政策再好,还要靠自己努力。往年俺家种这几亩大田,忙活一年赚不下几个钱。现在一年就能赚6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人勤地不懒,汗水能生金’,这话俺信啦。”王俊奎的话道出了许多贫困户的心声。
贾寺院村在村党支部书记贾三虎的带领下成立了兴彪农业合作社,去年在审坡镇上建起了脱贫产业园。贾三虎说:“我们比以前更有信心拔穷根、摘穷帽,一定努力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作示范、带好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贫困的症结在于群众缺乏信心和斗志。”武邑县扶贫办主任张世华说,有些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要让他们彻底告别贫困,首先得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志气,“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身动起来,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扶“智”:
变“不会干”为“我会干”
“自从学会了开网店,俺和姐姐就在网上卖村里生产的老榆木家具,不仅还清了外债,还翻盖了房子,买了汽车。”韩庄镇王吕池村的王高迪对记者说。
王高迪的母亲很早便因病去世,为给母亲看病,家里背负了10多万元的债务。如何偿还这些债务,一直是他和姐姐的心病。王高迪听说县里在发展农村电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电商培训。
掌握了电商知识,姐弟俩就开始了网上“淘金”之路。经过两年的打拼,他们的年销售额达到了70多万元,年收入超过8万元。现在,姐弟俩过上了好日子,还主动帮助同村较贫困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能不能脱贫,能力是关键。本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武邑县在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上下功夫,下大力气提升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每个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脱贫技术,武邑县统筹人社、农牧、职教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先后开展了棚菜、果树、电商、雕刻等实用技能培训500多场,累计参与的贫困群众达到3万多人次。
同时,武邑县还引导当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就业扶贫车间”,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形式,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武邑县已在62个贫困村建立“扶贫车间”近百个,直接安置和带动全县贫困群众40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
“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得认真学,掌握过硬本领。”龙店乡箱包微工厂车间大国村村民李国珍告诉记者,“每月工资2000元,一年就能挣2万多元,还不用离开家,多好!”箱包微工厂负责人张云霞说,镇上协调资金帮她建厂,通过开展缝纫技术培训,如今已有100多名留守妇女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
求“实”:
变“送钱物”为“送项目”
“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发电3976度了!”在审坡镇前苏国村,贫困户王中顺指着自家的太阳能发电站电表告诉记者。
王中顺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孩子上学。以前只靠种地赚不了多少钱,日子过得挺吃紧。2016年6月份,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实施光伏扶贫项目,为他家安装了一个小型发电站。王中顺兴奋地说:“打那以后,俺‘晒着太阳’就能脱贫啦!”
“建光伏发电站,投资少、见效快。既安全稳妥,又能切实保障贫困户的收入。”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庆玉说,2016年6月份并网发电之后,春节前老百姓就拿到了第一笔收益。2017年,贫困户平均收入3000多元。
武邑县扶贫办主任张世华说,2016年以来,武邑县先后投资8.84亿元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实施了光伏产业扶贫,让所有贫困户都实现了借光生“金”,年均增收3000元,212个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均超过2万元,“这项收益能持续保障20年”。
在武邑县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水灵灵的黄瓜顶花带刺,红彤彤的西红柿缀满枝头。正在大棚里忙活的前张桥村贫困户粘石庄说:“今年俺家的收入能翻一番。这得感谢党的好政策,给俺指了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粘石庄告诉记者,拿到6000元扶贫资金后,他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拿扶贫资金入了股。年底除了分红1000元,他和老伴在棚里打工每天能拿140元。此外,每年还有120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
“目前,我们流转了周边7个贫困村的1万多亩地。”合作社董事长武树茂说,已带动814户贫困群众成为“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的“三金”农民。
“只有产业起来了,贫困户才能有长效的收入保障,防止脱贫后又返贫。”张世华说,为帮助困难群众增强“造血”功能,武邑县还先后培育了京东“跑步鸡”、古早清凉生态旅游等覆盖县、乡(镇)、村、户四级的产业平台,带动3836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