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储银行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走进金融服务“三农”新时代
图① 邮储银行网点。图② 邮储银行信贷经理在做贷后回访。图③ 为让贫困地区人民了解“金融活水”的意义,邮储银行将乡间金融讲堂开到了村民家中。图④ 邮储银行针对内蒙古牧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推出系列产品,助力当地群众加速奔小康。 图⑤ 邮储银行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资料图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正在全国两会上审议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方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超过30%。

坚守定位

积极践行普惠金融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邮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华表示,作为一家定位于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及社区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邮储银行来说是重大战略机遇。

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近4万个,覆盖了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全部城市和近99%的县域地区,且70%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域地区,服务个人客户达5.46亿,是国内网点数量最多、下沉最深的商业银行。在许多地区,邮储银行是农民、牧民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主渠道,可以说其服务已经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

“庞大的网点和客户数既是邮储银行与生俱来的优势,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承担起做好‘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金融服务责任。”李国华表示。

长期以来,邮储银行坚持“地域差异化、产业特色化”的经营思路,力求为长尾客户提供有效、易获得的融资服务。例如,针对“三农”缺乏有效抵押物,小微企业、农户缺乏信用信息等问题,邮储银行建立起银政合作平台,引入政府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新型增信措施,创新多方风险分担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户强抵押缺失难题。同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形成了强抵押、弱担保、纯信用等担保方式的全产品序列。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更好践行普惠金融,邮储银行于2016年开始探索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我们采用的是‘总部—省—市—县’4级垂直的专业团队架构。这样的架构一方面可以保障总行有关‘三农’、普惠、扶贫政策的顺利落地;另一方面则可以加大事业部内部的垂直管理力度,让专业机构、队伍深入县域提供高效服务。”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体制机制上,三农金融事业部建立起“7个独立+2个倾斜”的运行机制,即建立健全包括独立的组织架构、独立的财务核算、独立的经营计划、独立的资本管理、独立的信贷管理、独立的风险管理、独立的绩效考核、倾斜的资源配置及倾斜的信息科技保障等在内的9大经营管理和支撑机制。

扶助有方

做好精准扶贫“加减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5年来,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主动践行大行社会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产品创新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保障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例如,在宁夏最贫困的乡村之一——固原蔡川村,邮储银行携手当地合作社和农户构建起金融精准扶贫的“蔡川模式”,通过村委会干部、养殖户能手、贷款农户和银行共担风险,解决普通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物的难题,实现农户意愿贷款应贷尽贷。此举使该村人均纯收入几年间翻了近4倍,帮助蔡川村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说,近年来邮储银行积极探索“商业银行+”的合作扶贫模式,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相关部门、各方机构平台、各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合力。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还在做“减法”,利用科技创新为金融扶贫减负增效。

——“商业银行+政府支持”。引入政府增信机制,与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合作,探索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模式,放大财政支农的政策效应,着力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担保难”问题。

——“商业银行+产业引领”。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开发不同的信贷产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要素,按照“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发展思路,以信贷资金支持贫困户参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实现脱贫增收。

——“商业银行+能人带动”。培育村干部、党员、养殖大户等致富“领头雁”,鼓励引导他们创办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为贫困户提供担保和技术支撑。

——“商业银行+信用村镇”。邮储银行持续与各级政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沟通合作,共建县域和农村信用体系,组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和创建。

“贫困人群通常资金需求急、生产规模小、缺乏抵质押手段,这类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是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通过科技创新做‘减法’正是缓解这一压力的重要手段。”这位负责人表示。

在便利服务渠道方面,邮储银行拥有15万个助农取款点、10万台自助设备以及功能齐全、安全便捷的个人网银、手机银行、微银行等渠道,诸多渠道共同构建起一个品种齐全、体验优良的线上交易服务平台。

在简化作业流程方面,邮储银行引入数字技术,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扶贫业务风险。比如,推广移动业务,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信息上传核查,业务处理流程所需时间可缩短30%至50%,实现当日申请、次日放款;推进信贷工厂项目,通过模型策略实现自动决策,通过标准操作实现集中处理,提高处理效率,甄别不良客户,减少风险损失。

在简化产品流程方面,邮储银行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全流程、纯线上的融资模式。比如,与中国邮政旗下的邮乐网合作,根据农村电商客户的经营数据推出“掌柜贷”;针对个体工商户,推出“E捷贷”,目前可实现5分钟内完成业务处理,1分钟内实现资金到账,24小时均可在线申请贷款。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邮储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421亿元。从2015年至今,邮储银行在83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区)累计投放小额贷款1200多亿元,服务130余万人次;全行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000多亿元,支持贫困户脱贫致富。

深耕“三农”

打造转型发展新高地

“从当初颠沛流离到今天过上好日子,我特别感激邮储银行的支持。”海南省定安县龙门镇的越南归侨吴世文说,2012年他向邮储银行贷款5万元承包土地种植荔枝。随着经营规模扩大,他的贷款额度也提升至30万元。如今,吴世文年收入已达百万元。

这只是邮储银行深耕“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5年来邮储银行累计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超过2万亿元,有效缓解了“三农”融资困难。

邮储银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邮储银行将继续从三方面发力,为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一,聚焦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全产业链、农村骨干支柱项目和金融精准扶贫作为4大服务重点,从“小三农”向“大三农”升级。不断完善“批发资金+产业链融资”的平台服务模式,联合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协同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继续大力推广“惠农易贷”、光伏扶贫小额贷款等专属产品,持续优化畜牧贷、农村助学贷、“两权”抵押贷款、农民购房贷等个性化产品,在积极探索商业可持续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模式的同时,不断满足乡村多元化的需求,让贫困人群也能获得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

第二,构建“三农”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在事业部“7个独立+2个倾斜”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业务的保障力度,从部分倾斜向全面保障升级。

第三,完善涉农业务发展模式。继续发挥邮储银行城市分行贴近总部、县域支行扎根乡村的优势,打造城乡协同模式;做好“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等五大平台合作,通过网络联通、资源共享升级平台协同模式;依托邮政网点更下沉、业态更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邮银合作发展“三农”金融新途径,构建邮银协同模式。

李国华表示,在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将加快探索有特色、商业可持续的“三农”金融发展道路,将“三农”金融服务打造成服务国家战略、落实零售银行战略的典范,使之成为邮储银行转型发展的新高地,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添新动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