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1.2%;PPI同比上涨3.7%,环比下降0.1%。
有关专家表示,尽管2月份CPI同比明显走高,但市场供求等因素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短期因素难以对物价走势形成趋势性影响,因此今年中国经济不存在通胀压力。
春节“错月”致CPI涨幅扩大
2月份,CPI同比上涨2.9%,涨幅比上个月扩大1.4个百分点,自2017年2月份以来首次进入“2时代”,创下了自2013年12月份以来的新高。
“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春节‘错月’因素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说,今年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在1月份,春节“错月”致使2月份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加之春节前后食品和服务价格环比上涨导致CPI同比涨幅扩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CPI同比上涨2.9%是近4年来的新高,也可能是今年年内的高位。今年春节假期全在2月,消费需求旺盛,与此同时,气温偏低影响食品生产供应。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上个月扩大4.9个百分点,是近一年来首次同比正增长。其中鸡蛋、鲜菜、鲜果、水产品等食品价格大幅走高,同比涨幅分别达到22.5%、17.7%、8.7%、8.7%。此外,去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仅有0.8%,为全年最低,低基数对今年同期CPI有明显的抬升作用。
据测算,在2月份CPI2.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
2月份,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都为2.5%,涨幅分别比上个月扩大0.5和0.6个百分点。春节旅游旺季带动交通旅游相关价格明显上涨,旅游类价格同比上涨13.5%,其中飞机票和长途汽车票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9.7%和5.8%,旅行社收费价格上涨12.2%。服务类价格涨势较为明显,医疗服务、家政服务价格分别上涨了7.2%和7.9%。
从环比看,2月份,CPI上涨1.2%,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涨幅创下自2016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
“CPI环比涨幅比上月有所扩大,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和气温偏低双重影响。”绳国庆分析说,一方面,全国大范围降温天气影响了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加之春节期间需求和消费量增加,食品价格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18.1%和6.4%;水产品和畜肉类价格分别上涨8.0%和2.0%,4项生鲜食品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春节前后出行人员增多,推动交通旅游价格上涨。
PPI涨幅连续4个月收窄
2月份,PPI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这也是P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收窄。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8%,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回落的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13.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1.5%,回落3.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0.0%,回落0.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7.4%,回落3.0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6.1%,回落2.1个百分点。上述五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涨幅回落约0.57个百分点。据测算,在2月份3.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2月份,PPI由上个月上涨0.3%转为下跌0.1%,这也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PPI环比首次由上涨转为微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持平。
正在全国两会上审议讨论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我国将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专家认为,当前PPI在基数效应下涨幅回落,但仍将得到去产能和环保限产的支撑。
CPI持续上升可能性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3%左右。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绳国庆表示,2月份,CPI受春节因素影响涨幅扩大。不过,考虑到“节日因素”消退,预计3月份CPI同比涨幅将有所回落。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2月CPI同比数据大幅超市场预期,主要因低基数和季节性因素导致。随着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因素消退,猪肉价格下跌,原油价格已出现趋势性回落等,CPI同比数据将逐渐下行,2018年不可能出现高通胀。
从PPI看,连平认为,由于PPI环比已经回落,新涨价因素走弱,今年PPI同比涨幅将比去年明显回落。影响PPI走势的主要是翘尾因素和政策限产因素。翘尾因素呈上半年高、下半年低的特点,因此PPI涨幅整体下降的可能性较大。考虑去产能工作将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钢铁、水泥等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短期不会明显回落,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因此,今年PPI涨幅可能明显低于去年,但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连平表示,综合CPI和PPI走势来看,预计未来二者之差会继续收窄,物价运行整体温和,这一方面将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为宏观政策操作留下灵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