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不少企业家代表和委员都表达了回归A股的想法,这背后有企业从自身考虑的内部因素,也有企业上市金融服务质量提升的外部因素。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涉及企业上市的“软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一般要经历环环相扣的过程,监管部门审批、中介机构服务、证券交易所“指引”以及行业协会的指导,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近年来,我国企业上市金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证券监管部门切实简政放权,仅2017年底就梳理出需清理的17部规章和18部规范性文件;沪深交易所出台多项举措支持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出重拳监管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中介机构发挥投行优势,尽心服务拟上市企业,勤勉尽职。
由于企业上市的审批、金融服务、产品发行成本等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上市意愿明显增强,金融产品发行效率稳步提升。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所言,2014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取消和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2016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共发生2486单,其中90%的并购重组交易由市场自主实施,无需证监会审批。又如,公募基金实施注册制以来,审核从6个月缩至20天,基金发行“不人为调控审查节奏,不干预产品发行时间”,对成熟产品实行20个工作日完成审查的简易程序,基金发行数量创新高。
应该看到,企业上市的金融服务环境尽管已明显改善,但要优化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大努力。比如,企业上市过程中“排队”等候时间长这一情况能否改进?少数证券公司涉嫌欺诈发行和协助企业造假情况,仅有罚金能否根治?如何继续完善金融产品发行和清盘流程?对于融资难、融资贵的拟上市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有没有相关支持机制?这些问题涉及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完善法律法规等多方面,有的需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的可以通过“互联网+政务”解决,还有的则必须继续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良法促“善治”。
一言蔽之,唯有继续简政放权、搞活市场,才能让那些有心到A股上市的企业不再因为外部环境止步不前,才能让企业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中平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