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正如一朵鲜花无法诠释整个花园的绚烂一样,只有不同国家、不同文明既竞相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又在求同存异中守望相助、共同发展,人类文明家园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世界大花园才会更加争奇斗艳、姹紫嫣红。
世事纷繁多元应,纵横当有凌云笔。当今世界多元多样多变,如何让世界各国在差异中谋共识、在竞争中求共赢,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中国以神来之笔为世界谋,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对这一世界走向之问作出了响亮回答。
一、深刻复杂的世界局势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把握大势才能运筹帷幄,胸怀天下方显大国担当。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局势,只有善于观大势、明大势,才能在复杂局势中拨云见日,看清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当今时代,我们也前所未有地身处一个矛盾集中的世界之中。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我们既沐浴人类和平的灿烂阳光,又无法摆脱战争的阴霾;既品尝发展进步的果实,又不能消除贫穷落后的根源;既分享合作共赢的实惠,又难以避免以邻为壑的猜疑……对此,许多人感到困惑——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人类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渴望免于战乱。今天的世界,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对话代替对抗、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处理国际纠纷的主流。
这个世界充满希望。今天的地球“坐地日行八万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进步带来的各种积极因素在增加,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势不可挡,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互鉴空前深入,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信息科技进步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新科技、新发明令人目不暇接,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大大丰富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人类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无比坚定。
【微言】
中国是全球和平发展的“稳定锚”,是世界繁荣进步的“发动机”,是各国合作共赢的“助推器”。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独唱,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
世界命运应由各国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同书写,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同治理,发展成就应由各国同分享。
只有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受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看到了中国方案,感受到了中国智慧。
这个世界不断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近现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大趋势下,新兴力量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地参与制定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进和重构。
【问答】
问:什么是“灰犀牛”风险和“黑天鹅”事件?
答:“灰犀牛”风险,是指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在爆发前已有种种迹象,但却容易被人们忽视。此类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发酵之前往往不被重视,或者将其当作一种正常的现象来认可或接受,以致错失了最好的处理或控制风险的时机,最后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黑天鹅”事件,是指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非常难以预测,且影响不同寻常,通常会引起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意外性,二是产生重大影响,三是事后又往往被认为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此类事件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个人领域,都有可能发生。
这个世界挑战层出。人类的生活并不总是晴空万里,也时常被阴云笼罩。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强权政治阴魂不散、金融危机余波未了、发展鸿沟难以消弭、恐怖袭击此起彼伏、难民危机来势汹涌,尤其是“灰犀牛”风险危机四伏、“黑天鹅”事件防不胜防……这些不断刺痛人们的神经,对人类的和平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成为难以抚平的世界之殇。
人们也许要问,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其实,它们都是。身处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当中,虽然光明和黑暗交织、希望和失落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二、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方案
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从博鳌亚洲论坛到达沃斯论坛、从二十国集团峰会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深刻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达了这一理念: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究竟是一个什么“体”?概括地说,就是“五维一体”。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5个维度来描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持久和平是基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不觉,失之难存。失去和平的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只有大家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才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美好的世界家园。
【解读】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王毅(外交部部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实践,契合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它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5个方面形成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普遍安全是保障。万事安为先,安全是人类的头等大事。当今世界面临的越来越多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呈现出跨国界、跨种族、跨区域的特征。地球上没有世外桃源,威胁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只有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织密安全网,才能使人们远离危险和恐惧。
共同繁荣是核心。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及资金、信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流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可逆转。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只有各国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风暴,避开经济衰退的逆流,躲过市场风险的暗礁,搭乘经济全球化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世界人民。
开放包容是特征。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7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各种文明在和而不同中兼收并蓄,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才能描绘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画卷。
清洁美丽是底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不二选择。几百年来,人类工业文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环境恶化形势日益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大气污染等时刻威胁人类生存。只有坚持环境友好的理念,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铺就永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三、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017年5月,29个国家的领导人、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宾客,从五大洲乘兴而来,聚首京华共赴“千年之约”。盛况空前的会议规模、深得人心的丝路精神、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圆满丰硕的合作成果……令人惊叹,使人难忘,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带一路”峰会的成功举办,是当今中国影响力吸引力塑造力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精彩呈现。4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目前,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80多个,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顺利运行,一大批标志性基础性项目扎实推进,各领域人文交流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各国利益,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建设已到了提质增速、深耕细作的关键时期,必须乘势而上、集中力量、深入推进。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强与国际区域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抓住关键。“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大工程,“撒胡椒面”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全方位展开。要着眼突破沿线发展瓶颈,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以基础设施国际互联互通、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跨国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联合研发支撑等为抓手,扎实推进一批关键性重大工程,带动“一带一路”建设各领域全面开花。
完善配套。“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成龙生产高。”只有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形成完整的协同支援体系,才能有力快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当前,制定配套政策要特别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建设规划对接,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的血液。要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重要平台的作用,深化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合作,完善金融支持保障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调动各方。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好政府与市场,最大限度汇集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加以推进。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工商企业、民间组织、智库、媒体等方面的积极性,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好比一根丝带,串起了沿线国家散落的珍珠。虽然“一带一路”由中国倡导,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只有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找到共同利益交汇点,才能推动“一带一路”奏出和谐共赢的命运交响乐。
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0多次出访,飞行里程约60万公里,累计时长200多天,走遍五大洲近60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纵横寰宇的外交轨迹,穿越世界风云变幻,编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使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5年来,中国外交如同鲲鹏展翅,在世界风云激荡中翱翔。面向未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具有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和大国气度的中国外交阔步向前。
开拓国与国交往的新路。从首访俄罗斯到故宫宝蕴楼茶叙,从亚信上海峰会到岘港APEC时间,从约翰内斯堡中非合作论坛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过去5年,中国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中国将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运筹好与美国、俄罗斯、欧洲主要国家、金砖国家等国家的关系,把东北亚、东南亚、中亚作为周边外交的战略重点,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球治理供给不足。”这种失衡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全球治理赤字”。如何消除这种赤字,是全球治理的第一大难题,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将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以自信主动的姿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参与战乱维和、承担救灾援助、应对气候变化、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武扩散等国际事务中,中国从不缺席,从不吝惜。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天下一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世界许诺的一个更好未来。美好前景不会自动到来,需要人类齐心协力去为之不懈奋斗。中国将和世界各国紧紧相依、心心相印,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深度阅读】
1.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人民日报》2017年5月15日。
2.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