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因地制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农民夜校”助力教育扶贫
本报记者 刘 畅

2016年7月,四川省第一所“农民夜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成立,这所夜校至今已经开展培训20余期,受益人数近1200人。如今,放眼四川的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共有4000多个贫困村开办了“农民夜校”。四川省结合实施“远程教育扶贫行动”,将“农民夜校”打造成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着力打造“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坚持“政治引领、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实施“远程教育扶贫行动”,着力在“校点建设、教学组织、运行管理”三方面重创新、添举措、出实招,推动“农牧民夜校”工作落地见效。全州共建设“农牧民夜校”1346所,确定夜校专兼职教师5500余名,已培训党员群众42万余人次。

凉山州“农民夜校”提供“菜单式”选学,整合县、乡、村三级培训资源,制定年度课程表。每所夜校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学送学,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目前凉山州已创办“农民夜校”3745所,重在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鼓励大家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小康幸福生活。

为了加快推动边远贫困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四川省还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新手段,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首先,通过试点探索、示范引路的方式,在全省各地培育典型。例如,甘孜州通过大力推进甘孜智慧教育建设,建成远程网络教育学校95所。其次,通过远程教育“高中直播式、初中录播式、小学植入式、幼儿园观摩式”教学方式,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边远贫困农村地区学校,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享受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