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冉瑞成 通讯员 吴 静
“又宽敞又干净,洗完手还有烘干机,舒服多了!以前别说进去上厕所,路过这里都用手捂着鼻子走,离20米远都能闻到臭味!现在好了,公厕像自家厕所一样干净,用起来放心!”家住重庆市南岸区南坪正街的居民吴女士说。她告诉记者,自从区政府发起“厕所革命”以来,南坪正街一带的老旧厕所得到了改造,她经常路过的后堡农贸市场附近的公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重庆,江北区、綦江区等分别提出“增”“改”“护”“修”等措施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沙坪坝区提出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加快便民公厕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公厕650座。
南岸区推行共享厕所机制,协调4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商铺向群众免费开放内设厕所,并统一悬挂“共享卫生间”的提示牌。同时,着力打造特色公厕。2016年,喜来登公厕、涂山湖公厕分别获得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颁发的“最美公厕科技奖”和“最美公厕管理奖”。
南川区大力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统筹资金3119.6万元,在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特色旅游镇(村)、乡村旅游点等新建旅游厕所63个、改建20个。该区还创新性地以“厕所垃圾中转站”“厕所老人活动室”“厕所办公楼”模式建设旅游厕所3座,指导旅游厕所业主设置打包式、泡沫式、瓮式等生态环保型厕所。
记者了解到,重庆市规划局在《重庆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导则》中明确了公厕规划及设置的双控标准。在具体措施上,一抓布建,在老区细化公厕优址、增设、升级等政策指引,在新建成区加快“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20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建设;二抓配建,启动国内首部省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实施督察,完善公厕“一体规划、一体配建、一体验收”机制;三抓乡建,启动全市镇村规划评估优化,配齐乡镇、村级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