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新”统计防止“漏统”
叶青

2017年4月份开始,全国统计系统开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统计创新工作。

一方面,这是顺应发展趋势、回应社会关切的迫切需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兴起,新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产业、模式升级,创新不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新动能日益壮大。在宏观决策、经济管理、谋划发展、制定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等工作中,迫切需要“三新”统计数据。而且,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实现转型升级等过程中,也离不开“三新”数据的支持。统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回应各方关切,提供更新更快更细的统计服务。

另一方面,这是统计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长期以来,统计部门不断改革创新,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同时,统计系统也深刻认识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动态性、复杂性给传统统计调查工作带来的挑战,最突出的就是“三新”统计面临“进不来”“抓不住”“分不开”等问题。由于“三新”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三新”统计调查体系的建设,也将倒逼统计工作人员加大对行政记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推动数据采集、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统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那么,“三新”专项统计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6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该制度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服务、高技术产业及新技术、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开发园区11个重点领域,全面反映“三新”企业规模、效益、结构状况。该制度下发后,各级统计机构积极行动,按照《统计法》和“三新”专项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新调查方法,精心采集基础数据,保障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质量。

在“三新”统计的基础上,在2017年底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进一步表示,2018年将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包括探索计算工业发展质量指数,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创发展等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研究建立反映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的统计制度;继续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可见,这几年国家统计局一直在优化、改革现有的统计方法,在依法挤水分的同时,防止大面积漏统。

(下篇请看《新统计体系反映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