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构建 绿色技术 创新体系

□ 唐宇文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快速增长。但也要看到,制约绿色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随之凸显。比如,专利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创新管理部门和政策的协同机制尚未形成、绿色技术的公共投入规模相对有限、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化激励手段不足、绿色技术创新推广动力缺乏等。解决这些问题,需朝着改革发力,创新体制机制,更好构建、完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包含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基础设施等要素,是一个自上而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层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环境;创新主体通力合作,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与潜力;中介服务机构、创新园区、绿色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全球创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绿色技术产品市场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而愈发活跃、走向成熟……多方面共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良性循环的体系。

运行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应以服务创新主体为核心,强化各层面、各领域统筹协调,向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系统构建起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蓬勃发展。

高效集聚创新资源

应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本、市场、人才等要素支持,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

一方面,要创新财税支持方式,探索建立政府公共引导基金,健全多层次财政补贴体系;提高税收绿色化程度,征收环境资源税和环境补偿税,推动企业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完善绿色技术资本市场和融资机制,完善绿色信贷政策,鼓励开展碳金融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继续开展节能量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交易等多样化试点。

同时,重视绿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健全海外高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

夯实创新基础设施

应着力建立健全绿色技术保障和服务配套体系,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一是加快构建绿色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绿色技术信息智能共享云平台;二是畅通绿色技术创新申报和使用渠道,完善现有绿色专利快速审查制度,组建专门绿色技术专利审查机构;三是创新绿色技术专利许可制度,定期向公共领域开放一定数量的绿色技术专利,给予相关企业合理财政资助和奖励,提高绿色技术市场化程度;四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涉及我国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方面的绿色技术强制性标准,鼓励国内企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技术标准制定,支持企业、机构或个人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发展;五是积极推进绿色技术贸易全球化发展,争取绿色技术贸易主动权,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合作,促进绿色技术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中的应用。

同时,还要健全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绿色技术创新统筹协调机制,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统筹。各地亦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合作,严格落实绿色政绩考核。

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要强化绿色技术创新法律保障,不断引导和规范绿色技术的市场化应用。

应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体系,为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尽快修订《政府采购法》中关于绿色采购的内容,明确界定专门机构及其责任,设置绿色产品标准和绿色采购清单,逐步扩大绿色采购范围,建立科学的公共绿色采购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化绿色技术市场体系,组织和引导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参与绿色技术产品市场建设,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理顺长期扭曲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与此同时,还要营造有益的社会舆论环境,让企业深刻了解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引导和激励企业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强化全社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绿色技术创新营造正向激励环境,打造反向约束的硬标准。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