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洱源县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与建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在保护洱海的同时,也收获了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多重效益,改善了生活、生产和发展环境
洱源地处云南大理洱海源头,洱海50%的地表水都来自于这里,因此得名为洱源县。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力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在保护洱海的同时,也促进了洱源县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同步发展。
湿地养肺
洱源县将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相结合,在主要入湖河流下游、重要湖泊和水源地周边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确保农田尾水进入湿地沉淀净化后再进入河道。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资4亿多元,建成茈碧湖、草海、海西海、上村、西湖、东湖、绿玉池、马爷河、邓北桥、米汤沟、三南等湿地共15421亩,在建1497亩,2017年底湿地面积达16418亩,2018年底将建成湿地面积2万亩以上,是国内人工恢复湿地最多的县之一。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在一些湿地,进水口水质为劣Ⅴ类,出水口水质变为Ⅲ至Ⅳ类;2017年洱源县主要入湖河流13个乡镇交界监测断面水质逐步好转,3条入洱海河流水质有所改善,污染物总量逐步削减。
洱源星罗棋布的湿地公园既是水质缓冲带,又是怡人的美景,大大提升了洱源县的人居环境。
2017年冬天,洱源县的茈碧湖、草海湿地、西湖和东湖迎来了大批候鸟,芦苇塘、水草间随处可见赤麻鸭、紫水鸡、白鹭等水禽鸟类栖息觅食。据了解,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到洱源县过冬的候鸟已有64种,数量有上万只。
产业转型
2017年,洱源县投入资金17.19亿元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从严整治流域违章建筑210户5.15万平方米,关停餐饮客栈服务业经营户661户;关停洱海流域禁养区内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与治理同步的,是调整产业结构向减少面源污染的产业转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凤羽河两岸100米范围内,种植生态油菜、蓝莓的生态农业长廊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海菜花、荷花、生态大蒜、生态水稻等产业渐渐形成规模,尤其是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年年递增,2017年达到3.5万亩,累计减少化肥施用量1031吨。
洱源是云南重要的奶牛养殖基地,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开展以来,以前粗放的养殖方式正转变为奶牛集中养殖和畜禽粪便统一处理模式。
此外,洱源也加快优化工业布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严把企业准入关,严禁污染企业进入洱海流域;三产方面特别注重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康体休疗度假等服务业,目标是把洱源建设成为融温泉度假、高原水乡、白族风情为一体的康体休疗度假基地。
资本护航
洱源县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已被列入国家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近日,洱源县向社会公布了污水处理工程PPP项目的进展。一期、二期累计完成投资11.81亿元,2016年11月开工的一期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厂区基础和主体建筑的建设,正在进行管道和设备安装;村落污水管网部分已开工3个片区125个村,铺设主管网232公里,完成37个村;24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已开工3座,年底可全部完工投入使用。二期已开工85个村,完成管网铺设116公里。
政府用少量的注册资本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政府方依绩效进行补助或付费弥补项目自身收益不足,不仅解决了洱海保护治理有规划有项目但缺资金的问题,而且也借助社会资本在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质量和效益,实现了政府方保护洱海、社会资本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生活环境的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