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企业党建、自主创新、国际化、人才建设,长期坚持不动摇!靠这4条,徐工从濒临破产做到世界第七!”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对记者说。
党建,牵住“牛鼻子”
1999年,在徐州市委常委会就徐工破产问题研究6次之后,王民就任徐工一把手。当时的徐工严重资不抵债,不少领导人多吃多占,不少下属部门侵吞企业资产私设小金库,工人收入锐减,怨声载道。有的领导甚至给王民提议:“赶快发行B股,得2个亿,花掉就散伙!”
王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严查私吞企业财产,取消干部专车,清退干部多占的住房,整治吃喝风、小圈子,严肃工作纪律……“从此,党委建立了权威,涣散的人心凝聚起来。牵住了‘牛鼻子’!”徐工集团总裁陆川感慨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不断听到徐工的干部职工讲这些话:“徐工要超越美国、德国、日本对手,首先就要在精气神上超过他们!”“国企干部是国字号的,必须比民营企业素质更高!”
18年来,在徐工领跑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中,有70多名干部先后被免职。他们并没犯大错,只因没达到“精力充沛、精力集中、精神抖擞、出满勤、挂满挡、满负荷”的“徐工干部标准”。
2017年,徐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出口额10.5亿美元,分别增长23.4%、109%。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同行业排名中,徐工位居第七,是唯一进入前十强的中国企业。
创新,专心攀“珠峰”
2000年之前,中国最大的起重机只能起重50吨,而今天的徐工,已经造出全球最大的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和3600吨履带起重机。
不论是起重、铲运、筑路养护、挖掘、混凝土、桩工机械,还是重型卡车、环卫和高空消防装备、露天矿业设备,徐工都在不断打破德、美、日跨国公司垄断,逐步成为全球主流供应商。
王民说:“十几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工程机械主业,以在全球同业‘珠峰登顶’为目标。徐工要在徐州拿地搞房地产并不难,但我们就是不搞!”
为保障高端产品研发,徐工集团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4.2%,建立了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为龙头,下属各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海外研发机构为关键支撑的研发体系。在核心技术创新上拥有有效授权专利5669项。集团最高技术创新项目奖金高达1000万元。
近9年,徐工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6项,其中的“343”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被工信部在全国推广。
国际化,打出“中国影响”
“Loader(装载机)!loader!”一名伊朗机场安检人员,指着徐工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建森工作服上的徐工标志“XCMG”连声喊道。这件两年前发生的趣事让刘建森很得意:“这说明了徐工在海外的影响!”
从2010年开始,徐工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目前产品出口178个国家,在亚、欧、美洲拥有3个大型制造基地、10家散件组装工厂,有外籍职工3000余名。
通过海外建厂,徐工不断打开国际市场;借助海外并购,徐工大量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目前徐工产品已销往“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57个。乌兹别克斯坦重大工程施工几乎全用徐工装备。徐工并购的德国施维英公司已成为欧美市场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
为了在海外企业中化解中外文化障碍,徐工向海外工厂派驻了党组织书记兼任的“首席文化官”。普遍设置“双总经理”——中方总经理负责人力资源、预算目标、绩效考评、员工管理,外方总经理负责日常运营和与当地各界打交道,很受欢迎。
人才,担起“登顶”大任
2013年,徐工集团把上级奖励购买商务飞机的3亿元省下来,补足青年人才公寓建设经费,建成的1380套公寓可住5000多人,本科以上至少一人一间。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是徐工长期坚持的大事。近10年,职工人均收入增长3.1倍,2017年已达9.2万元。
成群的人才,担起了徐工“珠峰登顶”的大任。在徐工平均年龄34岁的22300多名职工中,有6000多名技术人员,其中技术专家220多人。还有6位全国劳动模范,有集团级以上先进人物867人次。高级工以上人员在技能工人中占比超过50%。
2017年6月,徐工实施“年功荣誉纪念机制”。向工作满10年至40年的6113名职工分别颁发了从一星到五星的“徐工年功纪念章”,许多“老徐工”感动得热泪滚滚!半年过去了,跟记者说起来还激动不已!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争取2020年达到世界前五,2025年达到前三!”王民坚定地说。
文/新华社记者 李 灿 陈 刚 朱旭东
(新华社南京1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