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秉志
餐饮住宿行业因创业门槛较低,且与当前的消费升级趋势相契合,因而成为大学生创业主战场
虽然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也比较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1月6日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26%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的创业意愿,相比2016年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结合近两年的数据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大学生创业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创业学院院长、报告主编洪大用教授说。
报告显示,在国家“双创”政策引导下,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增强。有26%的在校大学生有强烈或较强创业意愿,与2016年相比上升8个百分点。其中,有3.8%的在校大学生表示一定要创业。与之相比,从没想过创业的大学生仅占12.1%。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创业学院副院长毛基业看来,大学生选择创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征。“赚钱并不是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驱动力,最主要的动机还是他们对人生价值和个人工作方式的追求。”毛基业说。
报告还发现,“消费电商”“餐饮住宿”是大学生创业的主战场,与2016年相比,餐饮、农业、信息技术等行业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其中,选择在住宿餐饮行业创业的大学生占比22%,消费电商领域创业占比19.3%。
“这是因为餐饮住宿创业门槛较低,并且与当前的消费升级趋势相契合。同时也反映了‘互联网+’对消费行业的影响逐渐加深。”毛基业分析说。
在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的同时,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依旧明显。报告显示,缺乏资金和经验不足仍然是最大的障碍。其中,超半数大学生认为,资金短缺问题是他们在准备创业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创业资金的来源,37%是自己,加上25%的团队来源,60%多都是靠自己和团队,再加上家人,差不多70%多的资金都要靠自筹。”毛基业说。
报告指出,缺乏外部融资渠道的创业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在遇到经营环境变化、销售波动等困难时,这样的创业企业将显得更加脆弱。对于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创业的企业而言,一旦创业失败,就意味着创业者家庭的生存压力将会更大。
缺少专业指导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大学生相对来说缺乏商业和社会经验,他们普遍希望政府和高校能够提供更多技能培训机会,加强创业指导。“上述问题与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内涵认识偏差、缺乏顶层设计、与专业教育脱节等密切相关。”洪大用说。
随着“双创”持续深入推进,各地各高校普遍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逐步形成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模式,就是以高校为核心、辐射所在区域,构造一个涵盖政府、企业、资本、社区等创新创业主体的生态系统。
虽然高校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也比较突出。报告指出,虽然多数大学生特别是创业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需求非常高,但是高校中没有或很少开设创业课程的比例达到54.5%。45.7%的高校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在开展过满意度调查的高校中,有69.6%的高校没有作过满意度跟踪调查。
“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不能单纯停留在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上。因为创业有不同阶段,不是说注册公司就叫创业,而是要通过大学生创业,构建未来商业的健康基因。”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张玉利指出。
对此,报告建议,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发展大学生创业融资体系,缓解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瓶颈约束;同时加强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指导,打造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友好型”的创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