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凭借国家的好政策和自身“爱拼敢赢”的精神,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随着事业的成功、腰包的充实,“泉州老板”开始比排场、比阔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动辄花费数十万、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不良的陋习旧俗,腐蚀的不仅是社会风气,还有泉州的文化根基。党委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移风易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泉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泉州市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农村的延伸和深化,以建设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市为契机,着力从党员干部带头、村规民约、慈善公益和文化引领等入手,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这一陋习,深入开展“深化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活动。
“尽管婚丧喜庆事宜铺张浪费严重,但没人愿意拉下面子简办。为改变这一状况,泉州市首先激发党员干部的自觉活力,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身体力行,率先对党员干部及其子女婚嫁行为进行约束。如今,‘非亲不请、非亲不去’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的一种自觉行为。”泉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下,各地提倡“全民参与、自我约束”,发挥村规民约治理作用,老百姓的负担明显减轻。
安溪县虎邱镇罗岩村贫困户林先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罗岩村2016年底联合邻村制订《村规民约》,取消了每年春节期间举办“佛生日”宴的老规矩。“以前年景不好的时候,还得向亲戚借钱办‘宴’,现在好了,我再也不用为此犯愁了。”林先生说。如今,类似的村规民约在泉州不胜枚举,实现了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仅仅是“除旧”还远远不够,更要以“新风”取代陋俗。泉州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文化传播等活动,开设“破除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等专题专栏,让文明乡风吹进百姓心田。其中,鲤城区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勤廉简朴的传统文化,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晋江简办红白喜事,市镇两级慈善总会累计筹集善款37.4亿元,一半以上来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