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审美能力和需求的提升,将倒逼文化产业迎来“井喷期”
☞ 不管对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来讲,高辨识度的原创精品的培育,与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消费意愿的提升都是呈正相关的
周末看电影或带孩子听场音乐会,是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但你计算过一年肯花多少钱在文化消费上吗?近日,来自2017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下称“文交会”)上的一组数据令人吃惊:在广州,2016年城市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高达4991元,占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13.1%,位列全国第一。
12月11日至24日历时两周的文交会,成了广州人的一场“文化狂欢节”:纪录片“通宵场”场场爆满,铁杆“纪录片迷”们一夜看完六部片仍意犹未尽;电影胶片收藏家王道坤带来胶片时代的电影,令年轻人竞相去体验在星空下用大幕布看电影的心跳感;故宫博物院“朕的心意”点心等“网红”文博创意精品在博览会上一露脸就大受欢迎;而自称“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不下30遍”的观众,终于逮住“在家门口遇见大师”的机会,拉着该片导演萧寒“一诉衷肠”……
在广州,演出市场生机勃勃,没有“淡季”。广州大剧院7年接待200万人次,跻身“世界十大歌剧院”行列。2015年世界音乐剧王子布拉德·里特尔携《剧院魅影》来中国巡演,在广州大剧院连演40场,引发观剧狂潮,里特尔至今还在感慨:“广州观众太热情了!每次来都有回家的感觉。”
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广州市政府究竟从何处着手,让市民甘愿花大钱为文化买单?这值得探究。
高平台,不能曲“高”和寡
广州现有9项全国性、国际性的高端文化活动平台,包括中国音乐金钟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羊城国际粤剧节等。这些平台的打造,不但为广州博得了全球粤剧中心、音乐名城、纪录片之都等盛誉,更做大了文化产业蛋糕,2016年广州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30亿美元,居全国前列。目前,广州正进一步谋求具有更高影响力的大平台——在整合9项平台的基础上打造文交会,向文化“广交会”的目标迈进。
高平台,谁都想拥有,但不少城市的尝试却落得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广州打造一个个平台都获成功,秘诀何在?就在于不光着眼“高端”,更着眼于“高参与性”,即亲民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所呈现的“爆发力”。纪录片节诞生于2003年,那是纪录片在中国绝对属于冷门片种的时期。纪录片节秘书长刘军回忆,一开始的展映环节观者寥寥,大费周章最后才来了两个人。
怎么办?他们决定从免费放映入手,先把市场培育起来。于是,广州市民每周日都能在广州图书馆免费观看纪录片,一年365天都有展映。慢慢地,市场发展起来了。2017年,广州图书馆展映厅的上座率已达90%。广州被公认为“最懂纪录片的地方”。据爱奇艺统计显示,2016年广州观众观看纪录片总时长超过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一。有了这样的市场沃土,广州纪录片节得以释放巨大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展会,有113个国家和地区携4239部/集作品参展,加拿大、波兰、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组团赶来“淘宝”。
机会来自受众,否则再高端的平台也只是空中楼阁。广州文交会上,很多专家都表达了类似观点。“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机会?就是‘想象力经济’。消费升级并不代表着消费者有钱了,而是他们的想象力升级了。”中国著名设计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贾伟说。很多专家都认为,市民审美能力和需求的提升,将倒逼文化产业迎来“井喷期”。
广州的成功,就在于扎实迈出了“亲民”这一步。二沙岛上有19年历史的星海音乐厅,最初是第一代观众带着第二代观众前去听,如今已迎来了大批第三代观众。多位来广州演出的艺术家盛赞,观众的文明程度是和国际接轨的。
事实上,广州的经验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享誉世界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副总监保罗·宏登,在谈到广州戏剧节的成长时表示:“阿维尼翁戏剧节的预算有五成来自政府的支持,之所以能得到政府支持,与政府给戏剧节的使命有关。政府就是希望戏剧走下‘神坛’,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剧场。在广州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办戏剧节并不容易。可喜的是,广州已经有了培育市场、培养观众的意识。”
立足本土,用“情”打开钱包
广州市民愿意为文化买单,除了文化触手可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对本土文化的欣赏和自信。
“广州建城2230多年,南洋文化、海丝文化、岭南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文化的特色鲜明。近年来,我们尤其注重立足岭南文化精粹,去培育本土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用广州故事去唤起广州人特有的文化情感记忆。”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任天华表示。
正是在此思路下,广州文艺精品不断,人才辈出,本土文化产品在市民中的认可度渐高。广州歌舞剧院创演的音乐剧《西关小姐》,用浓郁的广府风情迷醉了一批又一批观众;粤剧《碉楼》创作至今演出逾百场,吸引的不仅是老粤剧爱好者,更赢得了年轻人的心;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在11个国家成功举办,向各国民众传递了岭南的艺术风姿和文化自信……
“广州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依托本土文化,打造不可取代的个性化产品。”在广州文交会上,正威文化集团总裁陈鹤平表示。可为印证的是,从文交会上所展示的琳琅满目的各类文化产品来看,最受欢迎的并不是所谓的“国际化经典”,反而是那些地方风格浓郁、具有高辨识度的原创作品。
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是,在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的现场推介环节,广东本土剧院为世界各地的嘉宾们展演了一批岭南特色剧目。国外嘉宾真的能看懂吗?中国台湾广艺基金会执行长杨忠衡出于好奇,问了好几个外宾。“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赞叹,表示文化不会因差异而产生隔阂,反而会带来好奇和兴趣。”杨忠衡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秘书长伊黛娅·奥泰古伊,在看了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最新创作的岭南特色木偶剧后赞叹:“简直精彩绝伦!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现代木偶剧之一,完全可以走上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而演交会总监徐彬透露,演交会上交易的热门就是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本地剧目。“人家来不会买古典芭蕾,但是会买现代芭蕾,比如广芭的《化蝶》。”
国外的经验同样如此。BBC在去年春节期间播放的重点节目《中国新年》火遍全英国。节目为什么会成功?BBC环球大中华区总经理、《中国新年》的主创代表游达仁在文交会上分享说,把故事讲好一直是BBC的强项。BBC的内容团队从中华文化中挖掘出了很多能引起共鸣的小故事,把中国人最重视的家庭作为每一个故事的中心点,从而引起了英国网民的情感共鸣。节目播出时,有英国观众说,明年春节一定要去中国,体验一下春节的快乐。
可见,不管对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来讲,高辨识度的原创精品的培育,与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消费意愿的提升都是呈正相关的。正如广州的探索,只有源源不断的岭南文化精品才能打开人们的钱包,令广府文化的魅力得到市民认可,也得到世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