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18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此,本报摘要刊登多位智库专家的观点。
把国有经济的发展定位在“国有资本”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尚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为国有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解除了观念上的束缚,为国有资本的优化有效配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国资国企改革要围绕资本来做文章,真正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管理体制,为国有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过去一直强调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此次由“资本”代替“企业”,虽只是一词之差,但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国有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国资国企改革思路的新突破。这意味着,今后国有经济的发展将步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之路,也表明国资国企改革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如何发展国有经济的问题上,有一个基本问题长期没解决,那就是国有经济的微观基础,究竟是“资本”还是“企业”?
以往,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以及发展国有经济形成的路径依赖,国有经济的微观基础不由自主地定位在“企业”上。在这种逻辑支配下,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要求产生了严重的内在冲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如果再把国有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仅仅定位在国有企业上,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国有资本大量参股、控股,与民间资本混合,说明国有经济的发展已经摆脱了国企这个外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解除了观念上的束缚,为国有资本的优化和有效配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所有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产权及产权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而产生的。企业是产权的一种组织形式,国有企业仅仅是国有资本产权的一种组织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国有资本一旦得到授权进入市场,就以出资人身份形成各式各样的产权,可以存在于各式各样的企业之中。国有经济一旦以国有资本为微观基础,就意味着国有经济是“渗透式”的,具有开放性,与民营经济可以彼此融合,相互借力,共生共荣。这无论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还是防范化解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都是最优选择。
定位在国有资本上来做强做优做大,意味着从此国有经济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这个外壳,可以在广阔的空间发展壮大。一方面,大量国有资本存量由此可以激活,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增强发展的新动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国有资本的独特优势,融合看似对立的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让国有资本成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经济安全等公共利益的强大支撑。
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国有经济发展路径的变化,势必要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
国有经济定位到国有资本的发展上,也就意味着国资国企改革要围绕资本来做文章。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下功夫:
一是把国有资本的宏观管理职能、投资运营职能、监督评价职能分开。这三个职能实际上构成了国有资本的所有权管理体系,但是这三个职能必须分开,不能混为一谈。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国有资本宏观管理体制来体现和落实。宏观管理职能应当就国有资本的战略布局、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预算做出相应决策,并对国有资本的授权和投资运营制定一套相应的规则和政策,但不干预国有资本的具体投资运营。国有资本一旦进入市场,应完全依照市场规则。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监督评价与反馈,通过监督评价看投资运营是否符合国有资本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战略要求。
二是将国家的所有权、出资人的产权、企业的经营权分离。所有权、产权和经营权实际上是对应着三个不同的主体:一个是国家,由政府代表;一个是由国家塑造的产权主体,即投资运营公司;还有一个是企业,按照公司法设置的企业市场主体。过去基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现在基于国有资本的改革思路,应扩展为“三权分离”,即加上产权。
所有权属于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涉及基本经济制度,而由所有权衍生出来的产权属于经济运行层面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国有资本不存在所有权不清晰的问题,但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也就是代表国家的具体的出资人财产权界定不清楚。通过出资人制度形成可交易的清晰产权,按照市场方式进入或退出不同的企业、行业。管资本,就是以产权为基础。而产权与企业的经营权自然是分离的,拥有产权,并不等于拥有经营权,也不一定必须拥有经营权。经营权彻底归于市场主体,与所有制无关。经营权与产权的联系,可以是强联系,如控股;也可以是弱联系。如此才能实现“三权分离”,才可能真正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管理体制,才能为国有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体制环境。
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牛 犁
高质量发展将引领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此,必须长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展望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韧性显著增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多、国内高杠杆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泡沫、实体经济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仍不稳固。为此,必须长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切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长期坚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就是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急转弯、猛刹车、强刺激;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经济、稳物价、扩就业、增收入,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加大调结构、促改革的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在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稳”是“进”的前提条件,如果急躁冒进、只考虑结构调整和改革,却忽视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问题,一旦经济增长出现过快下滑,各种社会矛盾就会凸显,结构调整和改革也无法有序推进。同样,如果一味求稳,不推进结构调整和改革,不优化经济结构,不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则将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难以夯实。在“稳”的前提下,扎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显效。二者有机统一、互相影响、不能偏颇。
要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要加强政策协同,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重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重在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重在强化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社会政策要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改革步子再快一些,加快完善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改革;开放力度要大一些,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列为2018年八项重点经济工作之首。当前,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是要素配置扭曲,根本途径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破”就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目前,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水泥、平板玻璃、炼油、造船和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依然较大。未来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仍为重中之重。
“立”就是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要不断培育壮大新经济动能,同时要加快推动传统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整体供给体系质量。
“降”就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只有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企业才有盈利空间,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才能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坚实动力。
三、打好三大攻坚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将引领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贯彻新思想,追求新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较小,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新旧动能不断转换,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增强,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提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压力较大,改革措施落实显效、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尤其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任务十分繁重。要按照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以区域协调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 陈 柳
区域协调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特点。要以“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为指导,设计出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机制,构建高质量、多维度的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阐述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这将成为我们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指南。
区域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特点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区域协调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特点。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与此同时,我国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消除,乡村发展有所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表现,是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这种不平衡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克服。
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方面,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新的期待,对婴幼儿照护、儿童早期教育、无歧视就业、养老保险制度等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链接,增强了交通通达水平、降低了成本,促进了经济分工和提高经济效率,发挥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构建高质量、多维度的区域协调发展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体系表现在多个维度,无论是引领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还是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或者是城市群、特色小镇等具体区域发展形态,高质量发展都是放在首位的基本要求。
一是区域发展国家战略要实现精准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要形成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当前要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集中精力和资源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
二是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要实施差异化战略。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引领的示范区域,形成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制高点,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系列差异化战略,建立起更加有效的东中西协调发展新机制。
三是要补齐区域发展的短板。要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适合生态环境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要优化区域发展的形态。城市群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支撑,提高城市群质量,关键是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的区域布局,利用轨道交通等实现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区分大中小城市的功能定位,将特色小镇发展放到城市群发展的格局中,增强城市群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完善制度环境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这为我们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按照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类评价指标和体系,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促进各类要素流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要注重缩小区域差距,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的目标放在重要位置;要加大生态环境在区域发展中考核的比重,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重大举措;要鼓励区域对内对外开放,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注重各个地区的民生问题,指标设置上积极主动回应本地群众关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民生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