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强调要着眼国家战略大局、立足实际,扎实抓好规划实施——
四川:抢抓机遇“逐浪”长江经济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畅
图为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牟 科摄

《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对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等作出了系统安排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水量补给地,同时也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通达东西的战略纽带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

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牢牢抓住长江经济带新机遇,四川一直在实践。近日通过的《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更是明确了四川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多个方面作出了系统安排。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长江公园、起步广场、临港段景观工程……总投资92亿元的宜宾市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长度约19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涉江区域改造,整治周边环境,滨江道路建设及沿江生态恢复等。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宜宾仅是一个缩影。四川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又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肩负着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重要责任,为此,四川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地位。

2016年7月28日,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指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规划实施一批沿江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推动流域协同治理,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确处理江岸水陆关系、干流支流关系和上下游关系,优化沿江城市和产业布局,优先发展低污染、高效益替代产业,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介绍说,未来5年,四川国土绿化覆盖率要达到70%,新增森林面积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是过去5年增量的4倍。

“四川全面打响了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重点水域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中突出问题专项检查,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化工污染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代永波告诉记者。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绿色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内移,迫切需要一个发展战略将东中西部连接起来,长江就是最好的纽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四川着力构建起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长江经济带发展铺垫西南道路。

据代永波介绍,以黄金水道建设为依托,四川以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加快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力争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同时大力建设铁路出川大通道,包括已经投运的西成高铁,加快建设雅安至康定、汶川至马尔康等高速公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中欧班列(成都)”,畅通中国—中亚—西亚、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以四川泸州市为例,长江“黄金水道”流经泸州境内136公里,占四川长江段的60%。泸州港,四川第一大港,目前已建成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堆场面积近40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已通达港区堆场,在长江上游港口中率先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无缝衔接”。“在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附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天府航运首港、泸州港为核心,汇聚泸州新机场、泸州铁路货运中心、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泸州客运中心站、泸州高铁站(即将建设)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功能立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建设初具雏形。”泸州市交通局副局长曾兴宇说。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大力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让沿江城市紧密“抱团”,从而助推有影响力的城市群形成,该举措对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助推作用。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3大增长极,不难看出,这些城市群对经济要素的集聚作用和对农村的辐射有着很大作用。从四川的实际来看,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成渝城市群“双引擎”带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有助于推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化发展,助推城镇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由于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日益凸显,经济要素向沿江城市集聚的态势较为明显。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宾在三江口等城市中心区域打造中央商务区,在主城区和翠屏新区、南岸新区、临港新区等重点新区培育一批特色商圈;在中心城区和长宁、兴文等区域规划布局一批文化休闲旅游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