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住房逐步回归居住属性

【回顾】 今年以来,多市出台楼市调控措施,抑制投机和投资需求。今年8月份,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方案,确定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下半年以来,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政策,发力租赁土地供应。

【点评】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表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再一次强调和明确。回顾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价格联合检查、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从中央到地方各城市,都在围绕住房问题出台各种政策。2017年的努力也初见成效。这一年,我国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城市住房长效机制初具雏形。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因此,需要通过削减房地产的投机和投资属性,降低金融杠杆等,增强房地产调控系统的韧性;通过强化调控主体的灵活性、适应力和协调性,摆脱房地产投资和土地财政依赖,防范房地产市场的“黑天鹅”“灰犀牛”;通过加快培育多主体供应机制,降低法人企业、社会机构、个人、集体组织建设、经营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准入门槛,形成房地产开发商、集体单位、个人、社会法人机构等都可以参与提供购房、租房的局面。最终促使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