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赤城: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近年来,河北省赤城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
敬老院老人集体过生日

财力支出普惠民生

把保障社会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财力破解民生难题、发展社会事业,近年来,全县年均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

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实践了“六位一体”扶贫机制和资产、资金、土地、劳务入股四种股份合作模式,全县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220多个,集中流转土地12万多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740多家。高标准打造了“样田高效节水示范区”和“雕鹗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区”,形成了绿色蔬菜、优质林果、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县发展蔬菜种植17.5万亩,10万亩蔬菜获得“三品”认证,高效节水面积达11万亩,食用菌种植500万棒;建成北京二商、弘基等4大生猪养殖基地,全县生猪饲养量50万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林果种植18万亩。同时,以“产业富民、生活文明”为核心,高标准打造了首批12个美丽乡村。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医疗水平。总投资1.98亿元、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的新一中正式投入使用,同步完成了县二中搬迁,新建实验小学一所,县城学校办学硬件、环境明显改善;投资8000万元新建的县医院,交由市附属医院全面托管,专家上门就诊,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完成了新址搬迁,就医条件大幅改善;推进医药改革,全面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同时,社会保障、困难救助、就业创业等各项惠民政策保障扩面提标。

行政审批高效运行

审批局成立后,对划转的256项行政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流程,规范要件,实际保留实施198项。实行“一窗登记、联合审批、一口发证”,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4861件,办结4339件。

推行上门服务,主动对接帮办,通过容缺后补、主管局长终审等审批服务机制,加快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审批时限较原来缩短70%以上,保障了新雪国、海陀小镇等一批省市重点投资项目最快审批、提前开工。实施注册企业“宽进”,积极推进“多证合一”,半年来,新增市场主体2586户,其中,“多证合一”257户,同比增长50%。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在张家口市率先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联通”。研究制定了《赤城县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办法》等23项管理服务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事、用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审批改革成效得到省市肯定,成为全市改革转型成功的典范。

生态、脱贫齐头并进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冬奥会、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三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优势,培强壮大五大特色主导产业,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

加强生态建设。2017年投资5.14亿元,实施京冀水源保护林、国家储备林等6大造林工程,新增造林2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57%,列居全市首位。研究制定了《赤城县关于强力推进空气质量提升的意见》和6个专项实施方案,取缔县城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6台,推进工业燃煤锅炉改造工5台,拉网式排查“散乱污”企业8家,停产整顿涉及污染深度整治企业35家。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为剩余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户安排1名护林员,目前已聘用生态护林员1388名,年人均增收3600元。

发展特色产业。以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为定位,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强做大战略性新兴、文化生态旅游、健康服务、特色种养加和新兴能源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123.1亿元;县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655.9亿元。引进德青源赤城生态蛋鸡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7.16亿元,建设240万只有机蛋鸡养殖场,保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年人均收益2000元,带动脱贫1.5万人。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建设50兆瓦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每户5千瓦指标,持续20年,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实现光伏收益补差全覆盖。

文化旅游魅力纷呈

以培强文化生态旅游特色主导产业为定位,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2017年以来,共接待京津游客80.1万人,实现旅游相关收入7.3亿元。

制定旅游规划,推进文化生态旅游发展。重新编制《赤城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先后完成冰山梁、大海陀等4条旅游道路改扩建工程,并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此为基础,突出“关外温泉、森林氧吧、清凉世界、多元文化”主题,推动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深度融合,建设黑龙山、大海陀等A级景区;以温泉为龙头,后城、大海陀等区域为重点,发展“医疗+养生、健康、休闲”新型业态,创建新雪国、海陀小镇旅游度假区、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健康养生产业基地。

实施重大项目,建设京北旅游度假胜地。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以建设京北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引进实施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新雪国居旅度假滑雪项目,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穿山电梯、平硐、蓄水池等工程。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养生旅游项目,总投资10亿元,发展生态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机结合的开发体系。海陀小镇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集旅游度假、休闲运动、绿色家庭农牧场为一体的京北国际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这些旅游项目的建设,将大幅提升赤城旅游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总工会:倾情服务情暖职工

县总工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开展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品牌化建设。近5年来,累计筹集资金234.6万元,慰问帮扶困难职工2506人次,筹集资金18.89万元,慰问省市劳模59人次。发放助学金37.7万元,让158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补助患病职工1449人次,发放医疗互助金177.5万元。建设帮扶基地,实现精准扶持。投资15万元,流转土地10亩,建成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安排困难职工免费种植,实现精准脱贫。3年来共安排30名困难职工种植大棚蔬菜,累计收入10.5万元,使他们实现了稳定脱贫。

统战部:“泛海助学”圆大学梦

为减轻2017年参加高考并被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新生的经济负担,2017年县委统战部积极争取实施“泛海助学行动”项目,联合教科局、扶贫办、残联共同审核,上报符合省委统战部规定要求的贫困学生172名,并最终全部获得支助,每名学生5000元,共计86万元,帮助他们实现了大学梦。据了解,近年来,县委统战部组织宗教、非公有制经济等社会各界人士实施阳光助学工程,资助贫困学生169人次,累计捐助资金64.9万元。

龙门所:扶贫资金入股企业

龙门所镇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模式参与生产经营,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引进程顺食用菌种植项目,投资532万元建设占地5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年生产规模260万棒,实现纯利润400万元。推行“公司+农户”扶贫模式,以张家窑、沙沟等6个村574户贫困户扶贫资金147.2万元入股该公司,公司每年返还入股贫困户10%的固定分红和20%的股金。同时,以前楼、黑龙王沟等8个村394户贫困户扶贫资金150万元入股龙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占地1560平方米、容积6000立方米的恒温库及20栋育苗温室大棚,为上万亩露地蔬菜提供育苗基地,以及蔬菜存贮与销售服务。

弘基园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弘基绿色循环产业园区在自身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同时,通过探索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1.1万亩,生猪年出栏量达到3万头,惠及4500人,人年均增收3482元。

自2012年园区创建以来,遵循绿色循环产业发展理念,推行“养殖、种植、废弃物转化利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有效将生猪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园区蔬菜、苗木、中药材及周边玉米施肥,实现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探索实践了三种合作模式,与合作社和农户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