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2020年到2035年、2035年到2050年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描绘出宏伟蓝图,使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更加明晰,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有利于保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有利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阶段目标中,都针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
第二,突出发展质量要求,不设数量指标要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对这两阶段目标没有提增长的数量指标要求,就是为了更好引导各方面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的注意力放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放到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第三,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到2035年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在到2050年目标中,明确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突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无论是到2035年的目标,还是到2050年的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改善人民生活、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