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兰牧骑的故事
□ 陈 力

☞ 蒙古语意为“红色嫩芽”的乌兰牧骑在草原上生根发芽。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既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又情系人民、紧跟时代

11月22日,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第二天,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演员们带上精排的节目,冒着凛冽寒风,踏着皑皑白雪,又一次行进在下乡演出的路上。

在草原上辗转跋涉两个小时,乌兰牧骑演出队的大巴车终于停在了额仁淖尔苏木阿尔善图嘎查党员中心户恩和特木尔家。演员们早已穿戴好演出服装,带着马头琴、三弦、笛子,从这里开始新一轮下牧区的巡回演出。屋外,茫茫草原漆黑一片,已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屋内,演员满怀激情地演,牧民全神贯注地看,炉中的火苗呼呼作响。

东风第一枝

苏尼特右旗面积22300平方公里,牧民近90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旗里只有几个民间艺人,为谋生计到王府为王爷、贵族们卖艺,寻常百姓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

上世纪50年代,各地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纷纷建立起文化馆。草原地广人稀,文化馆并不太适合农牧区,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有了一个丰富牧区牧民文化生活的构想。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正式成立。

“国家刚刚成立第一支乌兰牧骑时,我们这里是当时的试点。那会儿我们的乌兰牧骑只有九个人、两辆马车,演出装备就只有一些简单的乐器和道具,还有就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队旗了。”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伊兰老人回忆说:“那会儿,我们赶着马车到牧区各处演出,夏天头顶上是炎炎烈日,冬天马车被厚厚的积雪挡住去路,现在想想真是辛苦,可是那时并不觉得。我们9个人,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一想到能为基层群众演出,心里就特别激动。”

蒙古语意为“红色嫩芽”的乌兰牧骑就这样在草原上生根发芽。今年,由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作的讲述第一代乌兰牧骑创业历程的蒙古剧在全区巡演,剧名是《生命之树》。

“如今的乌兰牧骑,已经延伸为‘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功能”,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孟克满怀激动,“今后,我们将更加自信地做好本职工作,扎根牧区,面向基层,努力做好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60年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紧抓基层文化发展机遇,分成小组下沉到牧民中间。群众生产闲暇时,为他们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政策、科技知识。同时,他们利用各苏木镇、嘎查每年举办那达慕、文化节等有利时机,辅导节目,帮助基层文化站组织牧民自己的演出。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乌兰牧骑文化的魅力,演出队还走进各驻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社区进行业务辅导,并在各类活动中无偿提供设备、服装、乐器等。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平均每年深入农牧区演出百余场,行程2万多公里。

从第一代的9人发展到如今的47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大家庭的温暖也更加强烈。“记得有一次去边境嘎查演出,返程时车坏了。那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全车30多名队员没有丝毫怨言,老队员们让我们新队员先走,留下七八个人看着演出车。最后,几名老队员步行20多里地才回家。”年轻一代队员黄小云以此为骄傲,“乌兰牧骑的精神在滋润着我们成长。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既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又情系人民、紧跟时代”。

当队里有人提议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时,黄小云立即响应。很快,参与写信的队员达到16人。他们只想跟总书记倾诉乌兰牧骑的成长进步,同时表达对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没想到,习总书记很快回信。当锡林郭勒盟委书记罗虎在第一时间赶来苏尼特右旗传达总书记回信时,许多队员的眼睛湿润了。

天作幕,地为台

第一面乌兰牧骑的旗帜在苏尼特右旗飘扬起来,紧随其后的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正蓝旗乌兰牧骑、镶黄旗乌兰牧骑等相继建队。“乌兰牧骑如雨后春笋般在草原上生长起来。目前全区乌兰牧骑已经达到75支,每年深入基层活动4个月以上,演出7000余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佟国清告诉记者:“作为内蒙古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牧骑是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排头兵,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文艺先锋。”

乌兰牧骑巡回在农村牧区,给农牧民送歌献舞,为农牧民进行多种服务。他们经常骑马、骑骆驼或坐小胶轮车,长时间奔波在路上。有时冒着酷暑,有时顶着风沙,徒步跋涉在浩瀚的沙漠里,行走在辽阔的草原上。一到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或平坦的草地,他们立即开始化妆,一天演出两场已是家常便饭。露天演出时,难免会遇到刮风、下雨、飘雪,但乌兰牧骑有一句响亮的口号:“观众不走,演出不停!”

“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我们就去演出。乌兰牧骑有一句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今年58岁的那顺,是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他说:“我们乌兰牧骑队员不光会演出,还会种地、挤奶、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等,乌兰牧骑还在演员中专门配备了为农牧民看病的赤脚医生。演员住在农牧民家中,晚上演出,白天帮他们干活。”

60年前的鄂尔多斯高原,没有电,没有路,没有交通工具。演出时,没有舞台,没有布景,没有音响。“但我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乌兰牧骑老一代艺术家金花把“乌兰牧骑”这四个字当作青春记忆:“我至今清晰记得,一次在冰天雪地里演出,观众有的披着毛毯,有的裹着棉被,而我们演员只穿一件蒙古单袍。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我们个个冻得牙齿打颤。演完了牧民把我们接到家里,为我们捧上热乎乎的奶茶。一开始,双手抖得碗都拿不住。”

夏天,草原上的蚊虫成为新考验。当时,乌审旗乌兰牧骑发明了一个“土电灯”——把一碗大颗粒盐包在棉花里,用铁丝紧紧缠绕,在柴油里浸泡,随时再蘸,一举解决了晚上演出的照明问题。可问题随之而来:演员正在唱歌,蚊虫直飞嘴里。浓烟滚滚的柴油灯,使化好的妆一塌糊涂。演出结束时,演员们比较谁吐的虫子多、谁更像“熊猫”,一时分不清是哭是笑,是汗水还是泪水。

“当年乌兰牧骑的女队员更是艰难,遇到紧急演出任务,即使生产不久也得登台。”金花回忆,她也曾抱着出生50多天的婴儿下牧区演出,把婴儿放在后台的服装箱子上。“那个年代,乌兰牧骑和牧民亲如一家人。看节目的年轻妈妈听见孩子哭声,走过来轻轻抱起孩子喂奶,演出结束后再把怀里熟睡的孩子给你送过来。”

植根大地歌不老

11月28日,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采访活动内蒙古启动仪式上,武川县乌兰牧骑前来“热场”。天寒地冻,附近的老乡们还是三五成群,向舞台络绎赶来。

“这种形式你们外地人乍一看还未必能懂,叫‘二人台呱嘴’,当地老乡却很喜欢。”武川县乌兰牧骑队长田苗旺告诉记者:“这段呱嘴《老党员学习十九大》和爬山调对唱《十九大精神暖人心》、音乐快板《喜看老区这五年》都是新近创作的节目。”

武川县乌兰牧骑成立较晚。和各地乌兰牧骑一样,既能传承保护小戏小品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在重大节点完成宣传任务。既创作老乡喜闻乐见的小节目、短节目、互动节目,还新编了历史剧《青山儿女》。这部爬山调革命历史剧,不仅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还于10月29日进京进行了汇报演出。

13岁就进入乌兰牧骑,是后来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蒙古长调老艺术家拉苏荣“一生的骄傲”。为服务观众,年轻的拉苏荣苦学汉语,在牧区用蒙语演唱,在农区用汉语演唱,甚至连二人台、山西梆子都唱过。“为什么《顶碗舞》《乳香飘》《鄂尔多斯婚礼》等上百个艺术精品广为流传?为什么能涌现出牧兰、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拉苏荣朗声自答:“就是人民在乌兰牧骑心中的位置!”

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感同身受。作为鄂尔多斯第一支乌兰牧骑,他们每年在基层为农牧民演出的时间均在7个月以上。他们创作演出的歌舞《鄂尔多斯婚礼》,成为全鄂尔多斯经久不衰的保留节目,曾先后到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国内28个省区市访问演出,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热情赞扬。今年,在乌兰牧骑60周年暨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上,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在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获得团体金奖的最高荣誉,其中,《我的鄂尔多斯,美丽富饶的圣地》荣获创作一等奖。

接地气才能“带露珠”。在鄂托克旗乌兰牧骑的引领下,鄂尔多斯高原的文艺创作异常活跃,浸润着农牧民的文化生活。60年来,鄂尔多斯各旗县乌兰牧骑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全国以及国际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共获得市级以上奖550项。

60年来,乌兰牧骑足迹遍布内蒙古农村牧区,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多场次,各民族观众达2.6亿多人次。相继创作的13000多个节目,其中2000多个节目在盟市和自治区获奖,130多个节目在全国获奖,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