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白玉刚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演员向观众展示早期乌兰牧骑演员乘马车下乡演出的场景。任军川摄

2011年7月18日,在“元上都旅游文化节”上,正蓝旗乌兰牧骑的演员为观众表演舞蹈。

任军川摄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旗文化中心排练民乐合奏。 邓 华摄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桑宝拉格苏木额尔登塔拉嘎查为牧民表演文艺节目。邓 华摄

坚持“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服务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重申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历史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乌兰牧骑成长进步的高度重视,对内蒙古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殷切希望,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是让2500多万各族草原儿女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

乌兰牧骑诞生于内蒙古大草原,熔铸着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传承着民族文化的深沉血脉。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系统总结乌兰牧骑60年来成长进步的经验,深入挖掘乌兰牧骑60年经久不衰的“基因密码”,对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和精神作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论概括。另一方面,要着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研究拓展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新内容和新途径,研究促进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级乌兰牧骑正在深入学习、深情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既看到荣誉,更看到鞭策。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着力加强新时代乌兰牧骑工作,让乌兰牧骑这面旗帜高高飘扬、永不褪色。

永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本色,为广大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在新时代,乌兰牧骑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必须大力彰显红色基因的深厚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一是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情领会总书记对乌兰牧骑的真挚情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不变。三是要把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创作编排一批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风貌的文艺节目,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演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始终坚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把更多的欢乐和文明带给广大群众。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学习好贯彻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最具体、最实在、最有效的行动,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把欢乐和文明带给各族干部群众。一是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广大乌兰牧骑队员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去演出、去宣传、去辅导、去服务,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群众,始终与广大群众保持鱼水深情。二是要走到人民中间去。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把是否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作为衡量乌兰牧骑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成效的根本标准,深入到农村牧区、城镇社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军营警营,深入到边远地区、边境旗县,做到哪里有人民、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乌兰牧骑的旗帜高高飘扬。三是要始终坚持“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各级乌兰牧骑要始终坚持短小精悍、深入基层、艰苦奋斗的建队方针,坚持“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服务活动。

自觉担当“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使命,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乌兰牧骑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肩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使命。一是要大力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要把创作现实题材作品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拿出“十年磨一剑”的艺术定力,把视角对准新时代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对准“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二是要大力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要坚持扎根民族文化沃土,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生态民间艺术中传承借鉴,把民族民间艺术同农牧区现实生活相结合,创作推出更多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浓郁民族特色、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文艺精品,带动乌兰牧骑的品牌建设。三是要大力推动文艺创新,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树立“无日不趋新”的执着追求,切实增强文艺原创力,大力推进题材创新、手段创新、风格创新、流派创新,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不断培育接地气、扬正气、有朝气的文艺精神,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各族群众喜闻乐见,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艺术精品。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