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婧 刘存瑞报道:近日,太原市万柏林区城中村改造完成,成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城中村改造的排头兵。他们有什么秘诀?践行新发展理念,既要“面子”更要“里子”,万柏林区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万柏林区地处太原汾河西畔,是典型的城乡交错区,全区共有城中村27个,在太原市城六区里城中村数量居前。
城中村改造,拆迁是第一难。“拆房子其实就是一个拆解矛盾的过程,补偿标准百姓认可了,一些因拆迁而起的纠纷合理解决了,拆迁速度就快了。”万柏林区城改办常务副主任赵双明说。
“805个院子30天内全部搬离……这是我们在今年城中村改造中交出的‘答卷’。”万柏林区南寒街道北寒村党支部书记路跃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得益于村两委提前帮村民们算清了“拆迁账”。
据了解,北寒社区是万柏林区今年剩余的4个改造村之一,共有805个院子、1116户,村民3200人,常住人口1.3万余人,土地面积1245亩,旧村建筑占地900亩。
村两委召集村民代表,开始商量对策。“我觉得我们必须科学拆迁,广泛征求大家意见。”路跃明说。
改造启动前,村两委干部、党员给大家算清货币补偿、异地安置、就地回迁、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明白账”,打消了居民们思想上的顾虑。同时,为解决部分群众过渡难的问题,由村委担保,在周边新建小区购置安置住房200余套,用于部分租房困难的拆迁户过渡。
下元村地处万柏林区中心地段,2012年城中村改造启动时改为社区,村民们的身份变成了居民。“我们算是搭上了城中村改造的快车。”居民王湧说,如今整个下元社区2900位居民已全部入住了新楼房,回迁安置全部兑现,现在乡亲们就盼着村里的商业分红项目早日建成实现收益。
改变城市“里子”,改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是太原城中村改造的初衷。为了让失去宅院的城中村居民安心“上楼”,每个改造村集体经济都改成了股份制公司,全体村民都是股东,享受集体收入分红。下元社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就成立了山西新下元置业有限公司。王湧告诉记者,眼前正在建设中的分红项目就是下元居民对未来的新期盼——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将有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3万平方米写字楼面积。
下元是太原市第一个实现整村拆迁和回迁安置的社区,告别脏乱差,下元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太原发展。走好这第一步,万柏林区摸到了城中村改造的脉动。
“截至目前,我区27个城中村‘村改居’、户籍转变全部完成,22个村集体经济改制公司已成立,25个村已完成整村拆除,最后的2个村将在年内完成拆除任务。全区城中村累计拆除各类建筑1200万平方米。”拥有城中村最多的城区,要率先告别“城中村”,从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新路。万柏林区区长袁尔铭说,万柏林城改走到今天重点做了5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信心决心,二是科学制定拆迁方案,三是规范改造程序,四是坚持公开透明,五是形成强大合力。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城中村改造推进就会变得简单。“我们不光要把改造置于阳光下运行,还要让群众留住乡愁,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万柏林区在太原率先启动了“城边村”改造提升工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村民身份不变,土地性质不变”的改造理念,目前已经有9个城边村启动拆除。
万柏林区西铭村村民李二牛告诉记者,西铭村今年10月15日出台的拆迁方案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短短半个月的时间,1098个院子已基本拆迁完毕。西铭街道党工委书记蔡增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我们的补偿方案,3分以内的地每分补偿50万元;3分以上至7分的,每分递减2万元;7分以上的每分地按40万元补偿。这样,老百姓不仅以后能住上楼房,还有了创业基金”。
李二牛对此深以为然:“现在俺们村整合了土地资源,下一步将建设‘特色小镇’,发展集体经济。如今,不少大企业都争着要跟我们合作,以后村民都是股东。更重要的是,村民身份不变,还能守着这片土地。”
西铭村村委会主任李春生告诉记者,目前万科、融创、文旅集团、碧桂园等多家一线开发企业围绕“特色文旅小镇”的主脉给出方案。“西铭有古寺、炮台,还背靠西山,发展旅游优势明显,改造方案会给西铭人民带来更大实惠,为西铭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未来,我们将结合国家提倡的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城边村。”万柏林区委书记杨俊民介绍,“特色小镇”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单元概念,也不是现有产业园区模式,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杨俊民对万柏林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万柏林区要按照建设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的新要求,加快城中村改造、城边村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步伐,踏上转型升级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