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引力”产业集聚
本报记者 庞彩霞
广州开发区科学广场。 本报记者 庞彩霞摄

地处广州开发区广州科学城的海格通信是一家从事通信和导航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近来,公司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蒋晓红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越发有信心:“随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不断建设,海格通信计划加快布局,发挥自身的芯片技术优势,推动芯片设计的产业集聚。如果《规划》得以落实,实现了广深莞三地芯片的产业集结以及产业共振,我们有信心在10年之内达到与世界最高技术比肩的水平。”

蒋晓红口中的“规划”是指今年9月27日广东发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据了解,广东科技创新走廊是沿着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等交通要道形成的创新集聚区,规划提出将构建“一廊十核多节点”战略布局。

处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心脏地带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则拥有被列入规划的“两核三节点”: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被列入《规划》中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广州国际生物岛园区、黄埔·云埔片区、黄埔临港经济区被列入广州13个创新节点之一,成为广东省重点布局的创新区块。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引力地带’,建构创新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场,让走廊战略对我区产生强大的‘路径依赖’。”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表示。

事实上,成为“引力地带”,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营商环境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率先在全国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4个“黄金10条”,以及提升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两个“美玉10条”,聚集风险投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风投10条”,形成“金镶玉”政策体系,并成功吸引600余家企业前来咨询洽谈合作,签约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

同时,他们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率先在全省设立行政审批局,制定出台“1+18”改革文件体系,勾画“1234”改革路线图,全面架起项目审批的“高速路”,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限最短缩减至30个工作日。

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吸引创新资源不断集聚。据了解,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集聚各类研发机构763家,并建成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1家,占全市总量的近50%。

另外,他们还通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盘活存量物业和低效闲置用地等方式,不断拓展和优化孵化空间。建成7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创客空间,总孵化面积425万平方米,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孵化器集群,形成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企业育成体系。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据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等创新主体,牵头出台了相应的专项扶持政策,加大财政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2016年新增高企511家,全区高企累计1047家,约占全市四分之一。

京信通信集团就是广州开发区以及省市一系列创新驱动政策的获益者。京信通信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胡应添告诉记者,在全链条孵化政策帮助下,公司经历了从2G、3G到4G的发展历程,公司年销售收入从数千万元增长到60多亿元,随着5G技术的演进,有望在2020年达到100亿元。

周亚伟表示,接下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推动全要素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国际人才发展特区、新兴产业创新枢纽,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引力地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