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8年5次来这里。透过时间坐标,我们看到了——
时光流逝中的纽约
□ 陈 颐
纽约街头的摩天大楼依旧如昨。 陈 颐摄

初冬的夜晚,纽约飘着小雨,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我打着雨伞,站在时代广场中央。“妈妈,这里只有你一个人打伞!”儿子提醒我。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描红画绿的人,汇聚这里,在炫目广告牌下,摆出各种姿势。

1988年、1994年、1995年、2005年、2017年,28年来这已经是我第五次来到纽约,往事如街上潮水般的人流纷至沓来。

1988年夏,我从加拿大来到纽约。第一次看到那么高的大楼,使劲抬头才能看到天空。每个人匆匆的脚步只有在红灯前才能停下来。我们那时处在充满迷茫的年龄,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去留折磨着那个年代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怀揣30美元和不知未来的梦想来美国,渴望打拼出一番天地。纽约朋友劝我:留下吧,在中国吃肉都要凭票购买!

选择往往在一瞬间。那个夜晚,听到国内打来一个电话,老朋友不经意一句“什么时候回来呀?”顿时让我泪如泉涌,坚定地踏上归途。朋友把我送到机场,再一次问:真的决定离开了吗?这一走也许永远就不会再回来!但我走得义无反顾。

1994年,我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又一次来到纽约,住在曼哈顿,传播和交流即将于1995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的信息。接待我们的美国人感叹:“没想到中国女性这么时尚”。他们拿出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人民画报》,女性穿着蓝色卡其布外套。我们这些中国女性,白天工作穿牛仔裤,晚宴穿民族服装,略施淡妆,佩戴耳环。

这次我见到一个大学同学。80年代中期,他来纽约,终于从哥伦比亚法学院毕业,通过种种考试拿到了律师资格证。他告诉我:“当我多年追求的梦想成真时,我眼前不知为何浮现出的是北大荒。我14岁离开北京,北大荒是改变我人生的起点。我还是想回中国!”那一次,我见到了几位不认识的中国留美博士,在各大公司工作。听说有国内记者来,他们想了解国内投资创业的信息。

1995年,我又一次来到纽约,仍然住在曼哈顿。一个老朋友请我吃海鲜。他说起这些年在纽约求学的艰辛。每天清晨4点出门,去码头搬运海货,开始一天的生活。他用这笔打工的钱读完了MBA,在曼哈顿找到一份在许多人看来很有前途的好工作——金融证券分析公司。他和我探讨的是回国创业机会。

“在这里,你做得再好,也无人为你鼓掌。”他无奈地说。我问:“为何一定要有人鼓掌呢?这个掌声那么重要吗?”“对于我,非常重要。我一定要回到北京。”他后来选择在冬天回到北京。他说冬日的北京给他温暖。 2005年,时隔十年我再来纽约,大小街道比以前干净了许多。在“9·11”遗址上建起的新摩天大厦,蓝天阳光下显得那么炫目。在曼哈顿林立的高楼丛中,我看到两个新标志:一个在喷水池中代表着创新的红色球,一个是写着HOPE的红色雕塑,许多人在那里留影。那个时候,这个城市依然在努力让每个人心中有新希望。

2017年初冬,我们全家三口又开始一次纽约之行。这次,我走进2016年3月启用的纽约新地标——世贸中心地铁站。这座庞大且身姿如鸟的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站,在一片新建的摩天大厦中,改变了人们印象中纽约地铁黑漆漆的印象。但坐一趟地铁要3美元了,1988年,只用0.25美元。最便宜的餐食是麦当劳,在中餐馆一碗面11-13美元,还要支付18%的小费。

如今,出国对于中国年轻人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我儿子这新一代“90后”中国青年,对摩天大厦和高档酒店毫无兴趣,反而抱怨购物不能刷微信和支付宝,网速不如中国快。

此次我又去参观哥伦比亚大学,见到许多说中文的学生。朋友告诉我,他们是新一代中国创客。在纽约距离华尔街很近的一个地方,朋友自豪地说:“中国人购买了华尔街最贵地段的大厦。只有这栋大楼前保留了这么大的广场,免费提供给周围的人举办各种活动。”

28年,我五次来到这里。依然是一眼看不到顶的高楼大厦,依然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我却感受到很大的变化。我知道,变的不仅有我的年龄,更有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自信的眼光。28年前的那种新奇和迷茫,已经在岁月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