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醇“乡”艾米果
刘祖刚
艾米果可以起到食疗和饱腹作用。是分享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刘祖刚摄

一日晚上,笔者忽感饥饿,习惯性地拉开冰箱门找寻吃食,放在一角的冰冻艾米果撞入视线,勾起了春天那大快朵颐、无所顾忌的味道,那种馋得能让人流口水的美食。

艾米果,顾名思义是用艾草做的米果。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花果期在9月份至10月份,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米果则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点心,口感松脆,米香浓郁,脂肪与糖的含量较低,很受吃货的喜爱,特点是咬感轻松、老少皆宜,又不胀胃,营养丰富、价廉、安全无油脂。

估计是古人千百次尝试发现:艾草不仅香,与米果结合,亦能入食,起到食疗和饱腹作用,这道美食自诞生后一直流传至今。

要吃艾米果,首先要挖,准确说是找艾叶。野地、树林,头年冬天落叶里,绿色的艾草静静躺着,就看你是否认识。记得小时候,同村的孩子们喜欢聚在一起,挎着竹篮,跟在大人后面找寻艾叶,尽管多半是嬉耍玩闹,但至今难忘。

摘满了一篮,回家路上大人不忘在自家菜园带上几株藠头,这可是做米果的绝佳配料之一。无论是配着头年腌制的腊肉,还是白豆,与藠头搭配都能产生味觉的“化学反应”,给味蕾带来别有一番的独特冲击。如能在房前屋后挖到“山珍”——冬笋,那就更能让米果添色。经过了一整冬的风霜雪雨浸润,笋和藠头饱吸了大地灵气,嫩滑鲜爽,形体饱满,滋味也更鲜甜。

春天吃艾米果,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果馅取材方便,白豆、藠头自家种的,冬笋自家挖的,只需剥好,洗净,用娴熟的刀工切丝。腊肉则选肥瘦分明的五花肉,肥而不腻、嚼而不塞。

馅的处理也很讲究,细末、碎丁,腊肉等原料包之前还需先下锅炒,以缩短蒸煮时间,能避免米果过于绵软,品尝时筷子难夹导致尴尬。先炒香腊肉,再放入笋丝翻炒,接着放藠头、白豆,再炒和匀,香喷喷的馅料即可出锅。

接下来就是煮艾草了。山里木柴生出的猛火,让艾叶碧绿碧绿的汤汁不停翻滚着,期间巧妇们还需多次用手感知火候,待到绵软,就可以将沥干水的叶子放到米粉中反复揉搓了。

生米果先做成大团,大人会掐成一小团一小团的,让亲朋好友邻居和孩子自由发挥,金元宝形、扁平,千奇百态。不过厚薄大小,以适应蒸煮为宜。

接下来就是把艾米果放进锅里蒸,一般蒸上半小时左右。出锅后,笼笼艾米果熏香满屋,孩子们顾不得烫手,大人则嘱咐端上一盘,送给老人、邻舍,那是打牙祭的时刻,更是分享的味道,家的味道。

如今,艾米果走出厅堂,做成了产业。真空包装,加上冰袋,没腿也能“走”到全国各地,让“吃货”们尝到老区美食。对于在外游子,家人做得地道艾米果是一根线,令他们忘不了养育之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