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影视产业可谓“花繁叶茂”。大量正能量十足的好故事正通过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剧等表现手段呈现于广大观众面前。繁荣的背后,除了国家政策支持,还得益于专业影视制作机构的不断推陈出新。马中骏和他的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无疑就是业内的一个代表。
“慈文传媒发展至今,是其长期以来尊重文化创意,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结果。”谈到企业创业的历程,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马中骏说。
创业始于厚积薄发
深厚的话剧积累让马中骏在影视领域创业时更具备专业优势和专业眼光
2000年,时任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的马中骏创立了北京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2015年9月,公司于深市中小板上市后更名为“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其时,中国影视产业还未如今日这般繁荣,但潜力巨大,发展方向也存在多种可能性。马中骏和创业团队认为,制作影视剧的宗旨在于“流行的经典”。“经典作品中潜藏的深刻的思想意涵和文化精神,可以通过影视表现的方式有效传达给受众。”马中骏说。
当时,港台剧盛行,虽然故事和题材很丰富,也很有新意,但是制作却较为简陋。尤其是古装剧,大多数都是棚内拍摄,搭建的都是假景。马中骏敏锐地感觉到,这反而是很好的市场机遇。他集中购买了一批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版权,出品和拍摄了几部大量采用实景的武侠剧。马中骏和他的团队认为,武侠剧中的英雄都应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家国天下的抱负,“这种定位也符合消费者的普遍认知,跟市场期待相匹配。”在拍武侠剧之初,慈文传媒就提出“武侠的境界”和“武侠的情怀”。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境界”“情怀”的提出,使得港台剧打打杀杀的热闹,终不敌唯美的景、唯美的情、唯美的境界。
慈文传媒在影视方面独特的战略选择,与马中骏个人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马中骏从小爱读书,文学、历史、哲学等均有涉猎。他步入戏剧领域后,得到中国话剧奠基人熊佛西亲授弟子曲信先的指导,学到了不少戏剧写作技巧和经验。1980年,他与贾鸿源、瞿新华共同创作出了颇具先锋意识的独幕话剧《屋外有热流》。该剧发表于当时最好的专业月刊《剧本》,引起国内业界轰动。《屋外有热流》获得1980年首届全国优秀剧本奖,马中骏也因而获得“中国实验话剧的先锋”的美誉。之后,他又创作出讲述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剧本《街上流行红裙子》《海滩》等,这些剧本被选入《牛津戏剧选》和《纽约当代戏剧选》。
“我由话剧转到影视领域后,发现早年积累的这些话剧创作技巧和经验对于慈文传媒的发展不无裨益。它使我在审视一部影视作品时,可以比其他一些同行更具备专业优势和专业眼光。”马中骏说。
创业兴于坚韧不拔
影视剧制作过程面临战略判断和执行,需要决策者有勇气和魄力
在影视产业,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来自于多个层面,投入和收益具备很强的高风险特征,项目的市场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就是影视剧制作过程中面临的战略判断和执行。当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需要决策者有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敢于冒险的魄力。出品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的艰难过程,就是慈文传媒不懈努力的缩影。
2004年,慈文传媒投入制作新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在最初策划这个项目时,很多人就提出疑问:杨洁的86版《西游记》早已深入人心,重拍风险非常大。怀旧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尤其是一些已经植根于人们习惯意识里的美好又迷人的片段,更让人难以割舍。新版《西游记》拿什么和人们的习惯相抗衡?会不会费力不讨好?
马中骏跟团队成员们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最终认为,重拍《西游记》对慈文传媒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但这也是中国电视剧在制作上能否突破过去、还原原著魅力、展现想象力的最好机会。马中骏要求团队成员,沿袭慈文传媒一贯的动作剧强项,对剧中所有武打动作更精益求精。同时,新版《西游记》会将小说原著中的思想阐述得更加鲜明。“我们希望观众记住画面,更记住故事带来的启示。动作戏里要有丰富的商业元素,也同样应该有深刻的思想启迪。”马中骏说。
当大家开始根据拍摄周期计算特技费、场地费以及航拍、水下拍摄等前期费用时,马中骏傻了眼:一集的制作预算就已高达200万元,而当时中国电视剧市场一集能卖到100万元就已是天价。马中骏对记者说:“我们当时测算,按照市场趋势,海外大概能卖到单集5万美元左右,这样距离制作费持平还有很大缺口。但我们觉得这部剧题材好,制作会很精良,也许卖的价格能超过预期,即使略有亏损也应该只是第一轮。我相信这样一部剧是有重播价值的。长远来看,前景是乐观的。”
很快,马中骏顺利拿到了几家电视台的预付款,资金问题得到了缓解。然而,2009年,马中骏从一家电视台的负责人口中得知,浙江也有一家影视公司翻拍了《西游记》,预计于2010年开播。“那时真有些措手不及,同样的题材我们刚开始做,他就已经开拍了,而且做得比我们快,电视台也购买了。当时压力很大,很多原本有意愿合作的朋友都放弃了,觉得市场风险太大。不过,很多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跟我说,相信我们拍的《西游记》肯定跟他们的不一样,因此既买了他的,同样也买了我们的。”马中骏说。
从2004年到2010年,经过6年多时间,新版《西游记》的制作总投资逾1亿元,前后动用了1000多人。用制作人员的话说:“整部剧从创作、制作再到后期的过程,一点儿不比唐僧取经容易。”2012年1月30日,新版《西游记》首轮卫视开播备受瞩目,在技术领域开创了多项国产电视剧的先河,一集当中至少有300多个特效镜头。
通过新版《西游记》的运作过程,马中骏还发现了一点:传统媒体开始遭遇强大冲击。首先,卫视的竞争格局会产生马太效应,导致强者更强弱者趋弱,分化会很强烈;其次,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尽管在当时的媒体环境下,跟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还相对弱小,但发挥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大,若能抓住机遇,广告增量会成倍甚至几倍地翻番。同时,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地涌向新媒体。新媒体本身的硬件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优越性会更加显现。马中骏敏感地察觉到,视频媒体的未来一定在新媒体。为此,慈文传媒开始悄然扩大战略布局的视野,努力打破传统思维,开拓新的制作视角。
创业盛于与时俱进
网剧是影视的发展趋势,做网剧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精准把握用户需求
一家具备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影视企业,是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倘若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影视企业很难在市场上生存。
随着传统电视剧行业步入成熟期,2012年,慈文传媒率先提出向互联网转型的口号。而对IP的关注和拍摄,马中骏更是比业内提前了整整10年。“10年前,我参加过两届网络小说的评委,当时的两届冠军作品我都购买了版权。一部是《天眼》,后拍摄成名为《国家宝藏》的电视剧,还有一部是张海峰的《青盲》。这两部剧当年收视率都很高,这也应该是慈文传媒最早的IP开发。”马中骏说。
在保持IP开发的同时,对版权非常敏感的马中骏又比同行早两年嗅到了“网风”之味。2014年,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家“fresh果果”同名小说的电视剧《花千骨》宣布开机。该剧经过一年半左右的筹备,在广西的景区选址、布景和搭建场地,并在浙江横店影视城中的清明上河图、秦王宫等多处取景,进行实景拍摄,打破了以往很多古装剧搭棚的创作习惯。在后期制作方面,该剧独树一帜的水墨画风对日后同类题材电视剧制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花千骨》2015年开播后,收视率稳居暑期档周播市场的第一名,网络播放量也创下了超过200亿人次的新纪录,同名手游单日流水破2亿元。中国电视剧“超级现象”时代自此开启。
“《花千骨》的成功,证明具有丰富互联网基因的IP改编蕴藏着极大市场价值。”马中骏认为,该剧也为2015年国产电视剧创造了一个新名词——爆款。
网络和电视台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用户群。网剧和传统电视剧在理念和调性上都不一样,各自有生存方式和空间。“未来,电视观众的容量不会扩大,但是会持续存在,不过他们的整体观看习惯会不断改变,这个市场应该继续维护。”马中骏认为,如今更多年轻人用手机观看视频,用电脑都很少,网剧肯定是影视的发展趋势。做网剧的人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而是否具有这样的思维,跟年龄无关,关键是要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真熟悉。“有的人即便年轻,也做不了网络剧,因为他依旧秉持着传统思维模式。慈文传媒有动画和游戏的制作团队。我成天跟这些年轻人交流,感觉思路真是不一样。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用户,了解他们的性别、年龄、职业、喜好……你的针对性越强,成功率就越高。”马中骏说。
另一方面,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影视制作特点。在中国影视特有的运营模式中,国内影视产业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定机制。“跟西方影视产业相比,不管是故事、表演模式还是播出方式,国内的影视制作机构都是按照中国观众特定需求加以匹配的。慈文传媒找到了一种‘中老年观众喜欢看什么’‘年轻观众喜欢看什么’的影视播出模式,然后结合自身特点,发现了独特的表达和播出方式。”马中骏说。
马中骏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将越来越多地被世界认知。在理解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影视作品无疑会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马中骏表示,“中国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肯定不同于西方文化。如果要让全世界都能认同和理解中国式想象,需要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急不得,慢慢来。中国文化的魅力,需要慢慢释放”。
谈到今后的发展,马中骏信心满满地说,“未来,慈文传媒将持续致力于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和有效传播,在探索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中国方式’上继续有所创新和突破。‘中国故事、东方审美、世界传播’的企业理想会引领慈文传媒的团队创作出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具的精品”。
创业者言
● 文化创意公司的核心价值就是创意,要形成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创意,并能把这个创意执行好,变成产品、大众消费品、衍生产品。这样的公司才是有价值的
● 创新变成制片人的基因,才能永远走在市场前面。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影视公司一定要勇于舍弃,舍掉自己传统的市场和熟悉的体裁,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必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