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难抑激动。
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他和几位知名企业家与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一起,坐上大会主席台。
也许在台下群众看来,并无特殊。但是刘永好心潮激荡。发言时,他说:“我是第一次在家乡参加这样的产业大会。作为成都的本土企业,新希望集团争取到2020年末迈入世界500强。”
将企业家请上主席台,成都拿出了十足的尊敬与诚意,用一场产业发展大会,宣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一轮产业大发展起跑。
不仅是成都,在新一轮全面开放新格局中,郑州、西安、武汉,都掀起以“重商亲商”为特点的新一轮营商环境建设潮,力争从内陆变身开放高地,你追我赶,百舸争流。
营商环境不只是硬环境
招商要搞清楚,你招的是“虫”还是“龙”。如果你用对待“虫”的观念对待“龙”,“龙”就要跑
说起投资环境,多年来,商界流传着双汇的伤感故事:2001年,双汇并购了停产的河南某市肉联厂,注入资金、更新设备后使之恢复生产,但接下来却天天被堵门。双汇无奈找职能部门,各部门相互推诿;找地方领导,领导表示无能为力。一时间,叱咤风云的双汇也只得撤资。但进不行,撤也不行,因为被并购的肉联厂索要500万元的撤资补偿。最后,双汇掏钱走人。
河南本土企业尚且如此,如不改变投资环境,外地企业怎么敢来?
弹指十余年,再说起这个故事,虽不是发生在郑州,但是郑州人也颇难为情,“老皇历不要提啦”。今天的郑州飞速发展,引得邻近的济南市媒体深入采访后赞叹“一个小弟的逆袭”。但超越周边省会城市已不再是郑州人的目标,郑州的投资环境已开始追求“国际范”。2016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发布了全国335个城市“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排名,郑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位居全国第二。不仅是做好“互联网+政府服务”,郑州要求政府各项政策都要“晒阳光”,结合“放管服”改革,持续做好降成本工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发展的活力。
郑州人说,营商环境,不仅是几通几平、美化亮化等硬环境提升,更是制度建设优化、政府角色转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的软实力。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朝杰深有感触地说,“招商”要搞清楚,你招的是“虫”还是“龙”。如果你用对待“虫”的观念对待“龙”,“龙”就要跑。
郑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龙凤”飞来。过去的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而如今,米字形高铁、空中丝路、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中铁盾构、宇通客车、郑东新区……成为它一张张新名片,中原大地,成为国内外投资热土。今年上半年,郑州新开工项目174个,投资总额15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2.6%;新签约项目255个,签约总额2862亿元,占全年目标的68.1%。
让企业家安心、放心
政府部门要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
投资者最担心就是招商“说得比唱得好听”,满怀希望把企业真搬来一个新城市,现实却是今天少根“针”,明天少条“线”,“西服”做成“短裤”。这种情况的背后,往往是当地政府不守承诺,服务意识不足。
古城西安从“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开始,拉开优化营商环境大幕。
故事从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用3个小时走完13.6公里的城墙、捡起了27个烟头说起,书记为啥关心烟头小事?王永康说,小小烟头,捡起的是城市大文明;小小厕所,反映的是城市管理水平。盛唐古都西安,一度发展沉寂,行政效率不高难辞其咎。于是,重塑管理者队伍精神风貌就成为“行政效能革命”的重要内容。由此,从硬环境到软服务,西安兴起营商环境革新的大行动。
2017年初,西安“追赶超越”擂台赛拉开大幕。各区各部门领导“比差距拼干劲赛新风”,围绕“我是谁”“干什么”“怎样干”,对本职工作进行陈述和答疑。一批业务不熟、作风不扎实的干部也因此“被撸下”。
“跳出城墙思维,站到秦岭之巅看西安”。干部队伍存在的进取心不足、服务意识不够等问题,都是“城墙思维”的体现。
跳出城墙之后,西安各级行政部门积极探索“一枚图章管审批”,当好“店小二”,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这五星级服务,核心是“五个不允许”:一不允许说“我不知道”,必须要熟悉业务;二不允许说“这个不归我管”,必须实行负责制;三不允许说“这事没找我”,必须主动找上门服务;四不允许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必须吃透政策,找到解决办法;五不允许因自己方便造成企业办事不方便,必须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9月17日,西安与亚马逊AWS共建“西安联合创新中心”签约。该项目从前期接触到签约只用了4个多月时间,跑出了西安新速度。
西安的招商,外资、民资、央资、融资、内资“五资”一起抓,同时抓好投资服务环境、生活品质环境、生态宜居环境三大环境,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五个不允许”加上“五资一起抓”,让西安的2017闪亮加速:2017年上半年,西安实际引进内资1790.56亿元,增长81.9%,较去年同期提高79.1%,实际利用外资31.83亿美元,增长46.2%,占全省比重达到95.3%,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
产业生态是最大的营商环境
以商招商,为企业营造持续发展的环境,提供值得深耕的经营土壤
《纽约时报》发表过一篇报道,解释“为什么苹果在中国生产iPhone及几乎所有的产品”,一名前苹果高管说:“整条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你需要1000个橡胶垫圈?隔壁工厂就有。你需要100万个螺丝钉?隔街的工厂就有。你需要对螺丝钉作一点小小的改动?3小时就行了。”这其实说的就是产业生态对于企业牢牢的吸引力。
武汉谙知其道。武汉光谷,产业聚集,人才荟萃。这里的光电子产业已发展为世界级产业集群,代表我国在光通信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光谷形成“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犹如一块磁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断裂变与长大。由是,武汉以产业招商,提出在东湖高新区着力打造“四谷一港”,即光谷、药谷、金谷、智谷和国际人才自由港,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招商是武汉的“一号工程”。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武汉瞄准精准招商,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这“三链”,招强招大、招新招特,形成一批创新性、引领性、标杆性的招商亮点。
从“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从出台突破性发展新民营经济的政策到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改革,2017年武汉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创新之举,无不领风气之先。
成果也是显著的:今年1月至6月,武汉招商引资目标进度实现“双超”,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家、投资项目42个,为去年同期6倍。
产业生态是最大的营商环境,成都也参透了这一点。企业投资的最本质需求,是获得持续盈利和扩大发展的空间。直白地说,企业核心诉求是赚钱。如果没有更多赚钱机会,再殷勤的服务,企业也不会来。构建产业生态,正是为企业营造持续发展的环境,提供值得深耕的经营土壤。
今年7月,欧洲领先的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公司加德纳航空的全球旗舰工厂项目,在成都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此前,中科航发、朗星无人机、成都航宇等已经入驻,加上早已聚集的成飞、成发、中电科等优质资源,成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逐步确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印发了《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画出成都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产业生态圈行动计划。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强调,成都坚持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着力扭转“有企无业、有业无链”和“两头在外”现象。
在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孵化园采访,记者看到这里的园区,不仅有写字楼,还有剧场、美术馆和一个“第一市场”。在“第一市场”里,园区企业可以在这里宣传产品,在邻居中获得第一批认知,第一批客户。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就是在打造孵化园区的生态圈。核心是把园区企业打通,从产业集聚到产业融合,形成共生、互生、再生能力的产业生态。“在园区生态圈里,无论企业是在天平的哪一端——先进迭代技术的需求侧或供给侧——他们都会受益于整个生态圈。”
寻找中国经济奇迹的秘诀,是世界上很多经济学者研究的课题。曾有西方学者发现,区域之间的竞合也是中国发展绵绵不绝的动力。行走四市,记者深刻感受到,东西部之间,城市之间,各类园区之间,对标学习,创新进取,正是中国经济巨轮前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中国的招商引资,正走出以“砸锅卖铁”式优惠政策恶性竞争的阶段,进入以构建需求对接、市场融合、经营协同为特征的优化阶段。营造“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创新政企互动机制,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正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
调研组成员:隋明梅 祝惠春 周 琳 钟华林 张 毅 夏先清 郑明桥 执笔:祝惠春